第一次看變色龍 生小孩
由宋蘇茜貼上了 2015年9月30日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晚上不關燈 大豆猛長葉不開花 農友損失慘重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78237/
by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on in 種好田
by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on in 種好田
對你我來說,光害可能只是看不到星星和月亮,對農民卻是攸關生計的大問題。許多田間路燈一到晚上整排亮晶晶,讓植物分不清到底是白天還晚上,尤其以對光敏感的大豆最嚴重,常常被「騙」到晚一個月開花,枝葉長得又高又大卻不結莢,減產高達九成,損失上萬元。農政單位和公路總局允諾,將研究在特定作物裝燈罩或集中光源,減少農產損失。
受光害區減產九成
蕭旭暘前年到花蓮壽豐種有機大豆,因為勤於拔草,整片田區整齊劃一,沒有尷尬凸出的雜草,唯獨靠近農路的大豆硬是高人一等,至少比田中央多了一個手掌高。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就像高處不勝寒,長太高的大豆只要風來就被吹得東倒西歪,而且開花期比別人晚一個多月,「我又不可等他們成熟,再叫大機器下來割,割完一下下再去割另一排,而且他們有些也不會結莢。」蕭旭暘煩惱地說,大豆徒長不結莢,整個受害面積粗略算起來將近一分地,損失達6萬元。
在台南善化種大豆的蘇建鈞也面臨同樣困擾,他被路燈干擾的田區約有50公頃,受到光照影響的大豆,減產高達8~9成,2013年起即多次向工程單位反應,但到現在都沒有改善,只能自己吸收損失。
公部門處理牛步,他乾脆自己用箱子當燈罩,自己開推高機蓋住路燈,無奈被當地人檢舉,馬上就被拿下來。
大豆對光敏感,24小時照光延遲開花一個月
不過許多人一定也看過筊白筍田和火龍果田徹夜點燈的畫面,為什麼有些植物要在晚上照光,有些卻反而因此生長不好呢?
植物可分成短日照、長日照、半日照等等,大豆就是屬於短日照植物,而且對光非常敏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大多數的大豆品種對光都非常敏感,延長光期除了不影響最初第一朵花的花芽分化外,其餘節位開花期均明顯延遲,生育期變長。
簡單來說,自然環境下的植物會自動感應光期,決定何時開花,不僅大豆,紅豆、綠豆、玉米、水稻等都會受影響減產。
台南農改場研究員吳昭慧解釋,大豆會受到照光時數影響,若24小時受到路燈照射,會一直以為還在營養生長期,遲延進入生殖生長期,雖然最後仍會因老化而開花,但可能會耽誤到下一期耕作時間,農民大多直接犁掉。
公路總局、農委會將研商處理
路燈不僅對植物有影響,也會干擾夜間出沒的昆蟲、動物,公路局曾在台南東山某些路段裝遮光罩,降低對螢火蟲的影響。
蘇建鈞也說,其實像官田的路燈就有燈罩,防止菱角因24小時照光影響產量,西港芝麻田附近也有這樣的設備。此外,其實田間小路晚上很少人,或許可考慮開少一點燈,兼顧交通安全和農民。
對此,公路總局交通工程組吳姓科長表示,先前並未接到這樣的訊息,交通局主要以用路安全為考量,對農業技術不熟悉,若農民有這樣的問題,會邀請農委會和相關單位討論,協助改善,例如將燈罩做大一點,集中光線到路面,防止漫射田區。
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黃振德表示,尚未接到這樣的案例,會再去了解狀況,跟路燈單位研究可否調整路燈方向,既能照明又不影響作物生長。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吞嚥的同時為什麼不能呼吸-會厭軟骨的功能(X光影片)
會厭軟骨的功能(X光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almo3llem/videos/1032010246833214/
https://www.facebook.com/almo3llem/videos/1032010246833214/
X-Ray Swallowing
تصوير أشعة X لمنطقة البلعوم أثناء عملية البلعشاهد كيف يغلق لسان المزمار القصبة الهوائية كي يتجه الطعام إلى المريء ولا يحدث الاختناق
由 المعلم 貼上了 2015年11月4日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Re: [請益] 排擠認真登記的同學
作者: plancklin (白色其實是灰色) 看板: Teacher
標題: Re: [請益] 排擠認真登記的同學
時間: Tue Mar 6 02:11:00 2012
看了原PO後來的回文
我想了一下,發現得講的東西還蠻多的...
不只是暗黑手法的運用,
所以多打了些,文可能會很長,請見諒
**同一職務,多位幹部
基於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選完幹部的時候,
我會直接切割職務內容讓他們協調自己負責的部分,
以原PO老師的多位風紀股長為例,我也是選了兩位學生擔任風紀。
我用過的方式有分別管理上午 下午 早修 午休(均是在老師來之前)
但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風紀在執行
**我跟學生說的違規時的處罰方式
違反班級規矩的行為:
被幹部登記到 原訂處罰
被導師我巡堂看到 原訂處罰*2倍
被登記到直接當眾和幹部嗆 原訂處罰*3倍
其他的老師跟我講 原訂處罰*3倍
老師巡堂看到,幹部沒糾正沒登記,和違規者一樣的處分
(這樣說會讓幹部比較好做人)
對於幹部的登記有糾紛要私底下來找導師說明,不可以公開爭執
另外,我也常跟班上學生宣導,
「幹部肯管你們,他的提醒讓你們不用接受更重的處罰,你們要感謝他」
「幹部是我們班秩序的第一條界線,第二條是老師,第三條是校規」
「沒人逼你們越線,越線是你自己沒管好自己,所以越線就乖乖接受處罰」(強調行為責任)
**非任教課堂秩序問題,我的處理方法
如同原PO老師的遭遇,某堂課的秩序不佳,任課老師不一定會處理。
但是只要我知道了,例如:其他的老師來說了,學生在聯絡簿中提到,也或者例行巡堂
的行政人員跟我告知,我就會處理(知道了不處理,憋在心裡我會不舒服)。
舉個例子,班上比較守規矩的女生在聯絡簿夾小紙條說某節課秩序有狀況(干擾到他聽課了)。
雖然說身為導師猜也知道皮的是哪幾個,但還是得點演點戲。通常我會假裝生氣,用我空堂的時間在該節任課老師還沒到教室之前,到班上放煙霧彈
「聽說某一節你們很不乖啊」
「風紀,把壓在講桌透明墊底下的座位表拿過來」
「我要去找XX老師指認誰沒守秩序」
然後跑去問那節課的任課老師情況,也講好這樣的處理方式,讓他別漏餡就好。
私底下,我會問一些乖的學生那天的情況(我還用過打電話去學生家問的方式)。
然後有了大概的名單,我會讓他們自己選擇自首-處罰*2,還是等我點出來-處罰*3,
外加違規後對導師不誠實的處分。
這時候其實只要導師把視線掃一掃那些學生,他們也就知道我查出來,雖然不情願,
還是會乖乖站起來。
剩下的也就只是把這些學生點出來到外頭走廊,要他們一一交代自己那節課不守規矩的行為,
然後按先前規定的處罰方式處理。
**處理學生小團體
這是原先我想講的部分,因為過去的跌跌撞撞,感受多了,所以講得細一點。
***首先,談話的技巧
(1)原則上一次只問一個
若學生是會誠實說明經過的,或者人數不多(三人以下),且我有把握掌控住現場不至於吵起來,則可以聚在一起問,一起聽對方回答我的問題並另一人敘述完後補充。
(可能要隨時注意制止另一學生的插話)
若是學生還有火氣,或者真相不清有爭議,我需要扮演柯南之類的事件,我詢問的同時,會讓其他學生在我的視線範圍內待著,禁止交談,並且不讓答完話的學生和未問完的學生在一起。
(2)提問的內容越明細越好
基本上人事時地物都可問,我的經驗是我問的越是小細節,越不易說謊造假,前一學生答過的相同問題,我還是會拿來問下一學生,一來存疑求證,二來讓學生知道老師會多方求證
(3)視線
我一次只點一個人,規定談話的學生站我對面,背後是牆壁,沒空間可退,然後談話開始時我會站在學生正對面,縮短兩人的距離,眼睛從談話到結束幾乎都是看著學生眼睛,且我很注意學生視線,隨時要求學生視線看著我。
若學生身高比我高出很多,我會選擇坐著,讓學生蹲下在我身旁答話,開始談話我就會改變坐姿,由後躺變為前傾,以拉近我和學生眼睛的距離,讓學生感覺有點壓力。
這是利用進入生物個體距離來產生壓迫感,讓學生覺得犯錯被老師叫出來談話「不太舒服」。
***利用的心理學技巧
國中是小孩子是很在乎朋友,朋友對他怎樣看,怎樣評價他的階段。
所以我利用這個心理,加上一點點心理學的小技巧--人們討厭否定自己。
讓這種小團體變成互相牽制的群體。
以下是我處理的方式。
(1)平時在課堂閒聊中建立「何謂好朋友」的概念
好朋友?酒肉朋友?怎樣對朋友才是好朋友?
其實國中學生對這些名詞的概念很模糊,而這就有了老師使得上力的地方,
我平日會講一些故事(我的,朋友的或者歷史故事),講故事讓學生知道
朋友是要互相規勸,不是只有義氣相挺亂出頭。
而朋友心情不好的時候,肯不怕心情跟著變不好,靠近去安慰人的才是好朋友.....之類的那些話。
(2)小團體中某一人違規,需要約談時
不止點名當事人來問,我會額外加點好幾個他那一掛的學生,然後一個一個問,而且我通常把事主擺在問完他朋友才問。
也許我用對話的方式來說各位比較容易懂我想表達的。
問事主的朋友
「這件事發生的時候你人在哪?」
「那你知道誰在?」
(不在現場,那就叫他回教室去,或者叫他知道但我沒點出來的學生來等著被我問)
「在哪發生的?第幾節發生的?你看到的現場有誰?」
......
「你在現場,那你為何沒有阻止他?」
「好朋友是這樣當的?」
「你看,你不阻止事情,讓他要被老師處罰了,搞不好還要校規處罰通知家長...」
「好了,到旁邊等著,老師要問下一個同學了」
.....(重複的流程)
問違規的當事人
複述一下事件經過,他有沒有要補充的。沒有之後,就會假裝生氣罵他幾句。
然後我就把所有在現場的學生都叫在一起作總結
「不聽朋友的勸,害朋友要跟著你被老師叫出來念,這是不好的處理方式」
「你不替朋友想,只想著自己的脾氣要發洩,這樣不叫做講義氣,這叫做自私」
「而你們其他的人咧?因為是朋友就順著他的心情?」
「你們算不算好朋友?」
「算哦?」
「算就更應該阻止他做出會被老師處罰的行為啊」
「連當好朋友都還要老師教...」
「老師罰你做愛校服務」
「你們其他幾個,基於朋友的道義責任應該陪著他作,但是不陪也隨便你們」
OK,以上都是明的一面
暗的一面就是,我讓他們一起被我處罰,違規的學生接受的是班規的處罰,他的朋友接受的另類處罰是「不舒服」的問話和訓話,還有不能玩得陪著朋友打掃教室。
實施下來結果就是我班上學生的小團體不能同甘共苦的就會散(愛瞎起鬨的通常是這種)
,能同甘共苦的感情變好,然後因為認定是好朋友,就會彼此約束收斂,因為不想害朋友
一起被處罰。
以我上一個畢業班為例,這個班的學生組合非常的「多元」,學障*2,情障*1,過動*1,
幫派堂口堂主的兒子*1,剛畢業三年級老大的妹妹*1(女學生A)。
女學生A有領導特質,很講義氣,愛幫朋友出頭。班上最大的小團體的核心人物。
開學幾週後選正式幹部,我就刻意點名讓他那掛朋友的其中一個學生B當風紀,然後在我的突襲巡視時,看到風紀因為他的小團體朋友(包含學生A)在上課講話違規他沒登記,連帶的也就沒登記其他學生的違規行為。
我趁此事用當天的午休時間全班訓話,也罵了風紀行為不當。
罵完後這小女生當然心情不好,我就直接點名學生A。
「你看,因為你不守班級規矩,害你的朋友被老師罵」
「你過來安慰他」。
小女生的心理很好玩,被老師罵心情不好,但不會哭出來。點出來是因為朋友而受的委屈,
朋友又在旁邊安慰,反而有個情緒出口就哭起來了,這樣我又更有理由規勸那一掛的學生。
後來,這個學生A學到了怎樣才是好的講義氣方式,幫朋友出頭,動手打人,只會害朋友
跟他一起校規處分,爸媽來跟人家的爸媽道歉,這種事只發生的一次(國一)。
整個國中三年,他幾乎成了非正式的輔導股長,誰有狀況我就叫他去安慰誰。
甚至有次班上某學生發生頗嚴重的運動意外,他主動全程陪著安慰那個(不是那一掛的)同學。
扯遠了
總結一下。
要處理學生的小團體,我的一些技巧。
1.談話時,不要一對多,學生的視線沒看著老師就立刻要求改正。
2.對違規學生的談話,要讓學生有點不舒服(我用的是被注視+侵入個體空間)
3.反過來利用朋友群,建立學生違規行為會害到朋友的連結。
----------
拉哩拉雜打了一堆,一點經驗,僅以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推 pkp :推 03/06 04:53
→ claudelee :這篇比外面賣班經的書還要精闢啊 03/06 06:48
推 starlkj :不推不行呀! 03/06 09:49
推 tintinlinlin :推~很精闢的講解。 03/06 09:51
推 walkgirl :感謝^^ 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實際的方法 03/06 10:23
推 oclis6 : 03/06 10:26
→ Eliean :大推! 03/06 10:31
推 Shianer :推! 超級仔細又受用的文 03/06 11:29
推 winered :當導師真的要讀幾本厚黑學的書XDDD 03/06 12:33
推 Runty :非常詳細且實用,感謝感謝 ^^ 03/06 12:58
推 chenwenjen :這篇要m起來啊 03/06 15:01
推 nxling0809 :大推~ 03/06 15:18
推 matti :太讚了!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 03/06 15:36
推 taigoinwo :推 好文 03/06 16:04
推 ppsj :讚! 03/06 17:22
推 vicvent :好方法!認真的老師! 03/06 17:24
推 tengni :推~~受教了 很讚的實務分享 03/06 17:49
推 polo0510 :推! 03/06 17:50
推 bruise :很讚~推~這裡面有些方法我也用過(大同小異)~真的有效 03/06 19:22
推 cloudawn :受教了..謝謝 03/06 20:32
推 ketoto :讚 03/06 20:37
推 tnmatin :讚! 03/06 20:38
推 melsnow :推! 03/06 20:46
推 cryskyalblue :推~~~~~~~~~不M行嗎~!好棒喔! 03/06 20:55
推 ncytc :大推!!!好用!! 03/06 20:59
推 zyxcba5 :太讚了 受教了 要趕快筆記 03/06 21:32
推 cokoei :好實用!超實務! 03/06 23:02
推 zamp :補推,超實用。 03/06 23:19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導覽技巧與肢體語言(網路)
導覽技巧與肢體語言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也是導演。每個人也都有讓自己在生命舞劇中演出完美的本錢,個性和特質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只是,它們常常被忽略、被埋沒。我們也常常因為沒有正確而適當的自我導演的方法,而無法真切地表現自己;也因此無法讓周遭的人認識我們的存在、感受我們的魅力、欣賞我們的才華。本課程設計重點即在提醒每位解說員重新認識自己、喜愛自己、自我學習,更自由更快樂地表達自己,使每一次的出場都是成功的演出。
一、儀態禮貌
1.以整潔的外表建立形象︰認清場合,認清時間,建立服務機關(構)的形象。
2.流露特質、散發魅力︰運用表情、聲調、肢體動作,尋求溝通,將個性、特質、意思自由自在地表現出來,建位個人風格。
3.扮演「主人」的角色︰親切、和善、耐心、誠懇、熱忱。
二、應變能力
1.事前週詳準備
*知己知彼-了解解說員之角色及任務、解說對象及路線與範圍。
*自我充實,熟悉各種解說資料及設備。
*掌握可資運用之資源。
*接受緊急應變處理之各項技能訓練。
2.認真、負責、切實執行任務
*自信心、熱情加上信心就是成功的保證。
*一視同仁,注意每位成員的安全及需要。
*工作組織化、科學化。
*隨時記錄現況及特殊事件和問題。
3.保持冷靜頭腦,平和心情,解決問題
*找出問題、面對面對。
*妥善處理抱怨等負面情緒。
*及時將狀況報告有關單位,尋求支援。
*把握時效,當機立斷。
4.適當的溝通------
(1)溝通即------
a.單向溝通
b.雙向溝通
(2)溝通不良之因素------
a.表達不清楚,誤會便容易產生。
b.溝通的場地不宜(如太窄、太空曠......)。
c.氣氛不對(如應嚴肅卻鬆散......)。
d.時間不對(如走路太累、學員想上廁所......)。
e.生長背景不同(如教育、家庭......等)。
f.語言不同(如英美、歐美、外省、本省......)。
三、解說技巧
1.對象的掌握
*探討歷年來觀眾結構的變化。
*了解背景、年齡、程度各異的觀眾之興趣與需求。
*熟悉各級學校與館展品相關之課程。
*研習心理學、社會學以掌握大眾導覽及團體參觀。
2.導覽方式之設計
分為︰
(1)傳統的演講式導覽。
(2)雙向溝通式之導覽。
*事先設計問題、適時融入解說中。
*運用技巧控制討論的方向。
*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廣博的常識及靈活的導覽技巧。
*涉獵教學法。
3.動線安排及定位
*考量「無障礙的空間」動線,尤應注意觀眾之安全。
*配合時間及展品設計、事前模擬、切實掌握動線之流暢。
*參觀隊形之安排,視觀眾人數多寡,與展品之距離關係適時調整。
*隊伍太長、展品太多、或時間較長之導覽,可選定特定展品或地點作彈性駐留。
4.解說時之儀態禮貌
*目光要照顧每位觀眾,及時掌握觀眾興趣反應及情緒。
*面對觀眾,切勿以背面身影向著觀眾。
*保持端莊健康儀態,勿倚靠在展示品上,或表現出手插口袋等隨意性肢體行為。
*音量控制得宜,並隨時注意觀眾是否能接收到解說的訊息。
*開場前及結束時都須輔以溫馨的語言及肢體表達。
5.回答問題時應有禮貌,並且遵循下列的原則︰
*仔細聽完問題,以示尊重,並給自己思考的時間。
*一定要充分了解問題後始作答。
*不要用對方之問題來反問對方回答問題。
*每一個問題都要當成第一個回答般維持專注態度。
*即使可笑或愚笨的問題,都要莊重地回答,不可抱以嘲笑之言語或態度。
*很多人發問時,應盡量注意先後次序,並對其他等候服務之觀眾說明及致歉。
6.其他注意事項
(1)語言
a.聲音高低起伏(切忌平淡無味)。
b.說話咬字清楚。
c.說話少用綴詞(須清楚知道自己的講稿)。平時說話有綴詞改正之道,要慢慢去說
d.專有名詞要解釋清楚。
e.避免用雙關語。
f.拿錯誤的事當做笑話。
g.聲音大小(視人群、場所)切忌不要影響他人參觀的品質。如面對吵鬧的小孩之方法︰
(a)不說話(但臉上表情不可太嚴厲)。
(b)運用非語言方式(如拍掌或做手勢)。
(2)非語言------肢體、文字、花。
a.肢體語言------對可運用的資源要很清晰,以肢體語言表達豐富的情感和想法(切忌具有殺傷力),使解說更具說服力、更有人性化,如︰置物要輕,雙手奉上------多個請字不嫌多。
b.臉部表情------
(a)愉悅表情易產生親和力。
(b)抗拒表情易產生負面效果。
(c)中間表情易令人感到高深莫測,且形成的面無表情而給人冷漠感覺。
*務必比預定時間提早到達,準時開始與結束。
*出發前說明行程及終點或是否回至原處︰出發時清點人數,沿途也要設法再次清點,隨時掌握人員動態。
*出發前說明配合展品,將於解說後讓觀眾拍照,請觀眾配合不要任意離隊。
*隊伍行進中勿做某些單一展品之介紹,俟所有觀眾都到齊,全神貫注後始開始另一項新展品之解說。
*因應情況調整步調,由觀眾的反應分辨自己是否太快或太慢,或太單調缺乏變化。
*盡量注意不要為少數幾位人佔去太多服務大家的時間。對於要求過高並獨佔全部服務的觀眾,應和顏悅色地告訴他,別人也需要您同樣得到服務,並暗示等有足夠時間再談。
*對於不清楚的問題,不要害怕說「對不起,我不清楚」,只要記得誠懇地表示︰「請您留下聯絡地址或電話,我會盡量尋找資料後回答你。」即是溫馨美好的服務。
7.特殊對象之解說服務。
(1)年長觀眾
*尊重為首要要件。
*珍視並靈巧運用長者的經驗及智識。
*隨時關心察覺長者的身體狀況。
*注意方言之運用。
(2)年幼觀眾
*尊重孩子是「人」的權益。
*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語來解說。
*蹲下來或欠身和孩子說話能減少疏離感。
*解說技巧須配合不同年齡孩子的學習行為。
(3)殘障人士
*基本原則是不必特別為他做什麼,只是比別的觀眾多一點服務。
*多運用對方健康的感官享受。
*避免引起對方的不安。
(4)外籍人士
*掌握本地之觀光服務資訊,諸如交通、食宿、郵電、紀念品、醫療等等。
*了解異國與本地文物之異同。
*熟諳該國語言。
結語
要成為一個好的解說員除了上述所述之外,更重要是也要瞭解自己的個性是否能勝任愉悅,若不能也盡早去發覺其它的義工工作,畢竟解說員是一個需要面對群眾的工作,所以若具備了對人的關懷那也就擁有了最佳的解說員的特質。除此之外更應瞭解參觀人群的特性------有些祗是走馬看花、有些則是想深入了解,要加以熟知,對於抱怨之處理應謹慎並妥善運用技巧(如同理心運用------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想,同時也要具有客觀性),如此做一個稱職的解說員是指日可待的。
導覽技巧步驟
http://vivian50534.pixnet.net/blog/post/66891179-%E5%B0%8E%E8%A6%BD%E6%8A%80%E5%B7%A7%E6%AD%A5%E9%A9%9F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蜜蜂消失的原因之一(俗稱蜂虱的蜜蜂蟹蟎與蜜蜂的寄生關係
https://tw.news.yahoo.com/%E7%A7%91%E5%AD%B8%E5%AE%B6%E8%A7%A3%E9%96%8B%E8%AC%8E%E5%9C%98-%E8%9C%82%E8%99%B1%E6%95%A3%E6%92%AD%E7%97%85%E6%AF%92-%E5%B0%8E%E8%87%B4%E8%9C%9C%E8%9C%82%E6%B6%88%E5%A4%B1-213000711.html
科學家解開謎團 蜂虱散播病毒 導致蜜蜂消失
作者蔡鵑如╱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6月9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蔡鵑如╱綜合報導】
全世界蜜蜂數量近年來神祕地大量減少,但科學家最近才解開謎團,原來讓幾十億隻「蜂口」消失的元凶,是俗稱「蜂虱」的蜜蜂蟹蟎(Varroa mite),協助散播一種凶猛的致命病毒所致。
英國雪菲爾大學的團隊,在研究夏威夷蜜蜂群後發現,蜂虱會在攝食(吸血)時,把蜜蜂畸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直接傳至蜜蜂的循環系統,造成其死亡。DWV本身就會讓蜜蜂生病,但藉由蜂虱的普遍蔓延,「幫助」DWV成為科學家口中「世上散布最廣、最具傳染性的昆蟲病毒之一」。
夏威夷原本沒有蜜蜂蟹蟎,五年前才意外從加州移入。科學家以兩年時間,分別觀察受感染與未受感染的蜂群。在長時間後,受蜜蜂蟹蟎感染的蜂群體內,大多數無害的病毒都會消失,只剩下毒性最大的DWV;每個病毒粒子侵入一個細胞,進而接管蜜蜂的體內運作,最後導致蜜蜂送命。
研究領導人馬丁博士指出,他們仍不清楚DWV為何能在蜂虱寄生的蜜蜂體內繁衍,在蜜蜂蟹蟎吸血過程中,也許DWV是各種蜜蜂病毒中,經多次運送傳輸後,還能存活的唯一病毒。
研究團隊稱,受蜜蜂蟹蟎寄生的蜂群,感染DWV的機率,因此從原本的一○%增至百分之百,因此要控制這種致命病毒的最好方式,就是控制蜂虱的分布。這篇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期刊。
濫用農藥 蜂蜜、花粉、蜂王乳恐遭殃(連結中有影片)
記者廖雅玉/ 報導
2015/05/04 23:52(更新時間:2015/05/05 00:15)
地球暖化,導致近年來蜜蜂大量死亡,但存活下來的蜜蜂所生產的蜂蜜現在也引發了食安隱憂!因為國內蜂農慣用的合法除蜂螨用藥已經在蜜蜂蜂螨身上產生了抗藥性,所以蜂農改用大陸一種效果顯著的農藥。然而這種大陸用藥是不合法的,而且在花粉和蜂王乳等相關產品上,還可能會有殘留的問題。
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如果這個蟹螨死掉以後,牠會掉落下來。」
黃色的壓克力板塗上凡士林,這就是養蜂專家用來檢測蜂螨的祕密武器。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這邊應該有超過30隻,那我們這個也可以用來評估說,做的殺螨處理有沒有效。」
密密麻麻的黑點就是俗稱蜂蝨的蜜蜂蟹蟎,牠寄生在蜜蜂的腹部吸取蜜蜂的體液維生,經常導致蜜蜂營養不良或畸型,最嚴重甚至會造成整箱蜜蜂全部死亡,所以農藥是蜂農不得不的選擇,但現在業者所使用的農藥,很可能有著你不知道秘辛。
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從大陸或是其他地方買的那些藥片是不合格,因為它沒有登記上市,那個叫偽劣農藥。」
大陸養蜂事業比台灣興盛,所以蜂農轉向大陸產製的除蜂蟎藥,最左邊這款佳克是台灣目前唯一合法的用藥,價錢便宜,但蜂蟎已經產生了抗藥性,至於大陸藥不貴效果顯著,但黑不黑心沒人敢掛保證,現在也有學者提出有機防治法,但是成本高了好幾十倍。
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用了農藥之後,進到蜂蜜的風險會相對比較低一點,但是如果是花粉或是蜂王漿的話,就會風險就會比較高。」
最恐怖的是成分和標示不清楚,像這樣的除蜂螨藥在淘寶就能買到,相關單位如果不就此把關,難道又是要消費者自行承擔嗎?
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如果這個蟹螨死掉以後,牠會掉落下來。」
黃色的壓克力板塗上凡士林,這就是養蜂專家用來檢測蜂螨的祕密武器。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這邊應該有超過30隻,那我們這個也可以用來評估說,做的殺螨處理有沒有效。」
密密麻麻的黑點就是俗稱蜂蝨的蜜蜂蟹蟎,牠寄生在蜜蜂的腹部吸取蜜蜂的體液維生,經常導致蜜蜂營養不良或畸型,最嚴重甚至會造成整箱蜜蜂全部死亡,所以農藥是蜂農不得不的選擇,但現在業者所使用的農藥,很可能有著你不知道秘辛。
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從大陸或是其他地方買的那些藥片是不合格,因為它沒有登記上市,那個叫偽劣農藥。」
大陸養蜂事業比台灣興盛,所以蜂農轉向大陸產製的除蜂蟎藥,最左邊這款佳克是台灣目前唯一合法的用藥,價錢便宜,但蜂蟎已經產生了抗藥性,至於大陸藥不貴效果顯著,但黑不黑心沒人敢掛保證,現在也有學者提出有機防治法,但是成本高了好幾十倍。
台灣蜜蜂與蜂產學會理事長陳裕文:「用了農藥之後,進到蜂蜜的風險會相對比較低一點,但是如果是花粉或是蜂王漿的話,就會風險就會比較高。」
最恐怖的是成分和標示不清楚,像這樣的除蜂螨藥在淘寶就能買到,相關單位如果不就此把關,難道又是要消費者自行承擔嗎?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蜥蜴衝咬吃癟 百年「球背象鼻蟲」斑紋之謎解開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17/335705.htm
首頁為人類幸福而不幸的象鼻蟲
為人類幸福而不幸的象鼻蟲
http://e-info.org.tw/node/37379蠶寶寶的科展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source=web&cd=1&ved=0CBsQFjAA&url=http%3A%2F%2Factivity.ntsec.gov.tw%2Factivity%2Frace-2%2F2005%2Fpdf%2F080002-02.pdf&ei=Ds1UVYX5FZTj8AWw_YGgCQ&usg=AFQjCNHtUC5wo5RYVsAT-cLQwVBMRK3yHA&sig2=gkMAcDw8lfFf2_g9fwh-Tg
台灣二OO五年國際科學展覽會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生物化學 作品名稱:彩色蠶繭之研究 得獎獎項:大會獎佳作 學 校:臺北市私立復興國民中學 作 者:林詩珣
台灣二OO五年國際科學展覽會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生物化學 作品名稱:彩色蠶繭之研究 得獎獎項:大會獎佳作 學 校:臺北市私立復興國民中學 作 者:林詩珣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非洲化蜜蜂(殺人蜂)
http://zh.m.wikipedia.org/zh-tw/非洲化蜜蜂
http://www.3838.com/chinese/mitsubachi_park/frombeefarm/from08/
http://www.3838.com/chinese/mitsubachi_park/frombeefarm/from08/
催產素 ADH 一夫一妻制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4177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817
http://pansci.tw/archives/67273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817
http://pansci.tw/archives/67273
肝如何代謝酒精 宿醉的科學真相
http://pansci.tw/archives/20137
http://nutri.jtf.org.tw/index.php?idd=1&aid=65&bid=632&cid=1860
http://nutri.jtf.org.tw/index.php?idd=1&aid=65&bid=632&cid=1860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支持天擇說的演化實例
時報閱讀網-演化(KS0009)──一個觀念的勝利
作者:Carl Zimmer
譯者:唐嘉慧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0日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ge(sellitems)&id=ks0009&p=excerpt&exid=35076
作者:Carl Zimmer
譯者:唐嘉慧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0日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ge(sellitems)&id=ks0009&p=excerpt&exid=35076
鳥喙與孔雀魚
達爾文從來沒想過有人能夠目擊天擇的發生,他以為他所看到的家鴿的變異便是最接近實況的天擇例子了。他認為在野外發生的演化過程太緩慢、太溫和,就像我們看不見雨水的侵蝕逐漸將整座山沖走,生命短暫的人類也觀察不到演化的過程。然而現代生物學家以現代綜合論為基礎,卻能實地目擊演化發生的剎那。
▲千里達的孔雀魚因棲地不同,演化出不同的體積。溪流內沒有掠食魚類的個體(右列),比溪流內充斥掠食魚類的個體(左列)體積大。 |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生物學家雷茲尼克(David Reznick),便在千里達森林內孔雀魚(guppy, 中文名亦稱「虹偪」,『古比』)悠游的小溪及水塘邊瞥見了天擇。低海拔的孔雀魚必須面對許多掠食魚類的攻擊,但高海拔水域內的孔雀魚卻活得平安快樂,因為極少掠食魚類能夠克服亂石與瀑布而移居上游。1980年代末期,雷茲尼克開始以孔雀魚進行一項自然實驗。
孔雀魚跟別的動物一樣,一生有個時間表─性成熟需時多久、性成熟期間成長得多快、成年期延續多久。理論生物學家預測,只要改變生命時間表的突變能提昇繁殖率,動物的生命歷程就會演化。雷茲尼克決定實地驗證這項預測。
在掠食魚很多的水塘裡,成長得快的孔雀魚應比成長得慢的孔雀魚成功。因為死亡陰影隨時籠罩,孔雀魚必須盡快長大,盡快交配,盡量繁殖更多後代。當然,運用這個策略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成長得快,自然壽命便得縮短;趕著生小魚,雌魚便不能慢慢滋養小魚,所以小魚死亡率必定提高。不過雷茲尼克覺得,比起早夭的威脅,冒這些險都是值得的。
為了證明這項交換是否屬實,雷茲尼克營救了一些在下游飽受威脅的孔雀魚,放生到掠食魚較少的水塘裡。經過11年後,這批孔雀魚的後代,平均而言,生活步調都放慢許多。牠們到達成熟期的時間比祖先拖長了10%,成年後的體重亦重了10%,同時一胎產的卵數少了,但每一隻孵出來的小魚都比較大。
花11年的時間,看孔雀魚長大10%,乍聽之下似乎無聊得很。但11年對整個生物的生命史來說,比一瞬間還短。雷茲尼克所目擊到的演化速度,比辛普森測量到的化石動物演化速度快上數千倍。當後者測量化石動物演化速度時,他唯一的比較對象是實驗室裡的果蠅。沒有人能夠斷定果蠅的演化是否不自然。如今像雷茲尼克這樣的科學家卻證實了即使在野外,動物一樣可以迅速改變。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10719.htm
戈德施密特說:「每當我們預測之某些生態事件會發生之際,而該生態系又衍生出一個出人意外的大改變,令生態學家人口瞪目呆。」
引進尼羅尖吻鱸的確改善了當地居民的蛋白質營養來源與經濟發展,但是此榮景不知可以維持多久?再加上太多的肥料流入維多利亞湖泊,布袋蓮與藻類便大量滋生,惡化整個湖泊的水質,使得原來生態系岌岌不保。
《達爾文的夢幻池塘》是一本闡明物種因為棲境隔離、性擇 (如三棘刺魚的例子) 壓力與適應輻射的現象,詮釋「演化論」內物種形成的機制的好書。作者先是目睹麗魚的物種的快速演化,繼而看到尼羅尖吻鱸屠殺麗魚原生種的景象,他不禁維多利亞湖的生態擔憂。其實這外來物種霸佔非該物種自然分布的水域之事件,也鮮活地在台灣的水域上演著。
David Reznick簡介
http://mypaper.m.pchome.com.tw/urocissa/post/1283225570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植物學名的寫法
植物學名的寫法
https://www.ptt.cc/bbs/Aquarium/M.1401484111.A.8F9.html?from=moptt
12. 植物的命名概論 (by nirwa)
原文出處為 "台灣仙人掌與多肉植物協會" http://www.cactus-succulent.org/ http://homepage.ttu.edu.tw/mhlee/www/planting/p12.htm
https://www.ptt.cc/bbs/Aquarium/M.1401484111.A.8F9.html?from=moptt
12. 植物的命名概論 (by nirwa)
原文出處為 "台灣仙人掌與多肉植物協會" http://www.cactus-succulent.org/ http://homepage.ttu.edu.tw/mhlee/www/planting/p12.htm
達爾文的天擇說
科學人雜誌 - 向達爾文致敬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336
科學人雜誌 - 以實驗證明天擇說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335
活化石
- 12種活化石動物﹕鱷魚2.3億年沒變化
http://big5.gmw.cn/g2b/tech.gmw.cn/2012-03/05/content_3703395.htm
- 泛科學---歷久不衰的活化石:孑遺生物
- 新竹縣海洋教育知識通---傳奇的海洋活化石-鸚鵡螺
|
農作物育種 人擇
- 阿簡生物筆記: 蔬菜開花留種(高麗菜花 花椰菜花)
http://a-chien.blogspot.tw/2014/08/blog-post.html?m=1
- 農業知識入口網 -小知識串成的大力量
http://kmweb.coa.gov.tw/knowledge/knowledge_cp.aspx?ArticleId=181102&ArticleType=A&CategoryId=A&kpi=0&Order=&dateS=&dateE=
問題標題:自留種子
我已是近六十的老農民,記得小時候不管種什麼菜都得自留種子,就像種稻也是自播苗田。
但現代可完全不同了,不管什麼菜、瓜、…都得買自種苗公司的種子,好是回質劃一,而我這個老古董偶爾會留種再"種"。問題是自留的種子長出來的品質就沒有買的那麼好,甚至全變了樣,請問這是為什麼,是不是種苗公司會將種子動了手腳,或是改良的品種還不算穩定。
我已是近六十的老農民,記得小時候不管種什麼菜都得自留種子,就像種稻也是自播苗田。
但現代可完全不同了,不管什麼菜、瓜、…都得買自種苗公司的種子,好是回質劃一,而我這個老古董偶爾會留種再"種"。問題是自留的種子長出來的品質就沒有買的那麼好,甚至全變了樣,請問這是為什麼,是不是種苗公司會將種子動了手腳,或是改良的品種還不算穩定。
您好,現代種苗商的種苗多數為一代雜交品種(F1品種),其父本與母本為純系,F1種子生長整齊,因為其遺傳質齊一,若是自行留種後(自交),其後代會產生分離,遺傳質不齊一,使後代各種性狀變化很大,農民無法自行留種。
- 農民保種運動-留種技術-授粉行為(一些名詞解釋)
http://seed.agron.ntu.edu.tw/fcs/saving/saving2.htm
「種」是植物分類學上的最低單位,所謂:界門綱目科屬種。
每一「種」作物都有特定的拉丁文學名,例如蘿蔔的學名是Raphanus sativus,第一個自是屬的名稱,第二個字是種的名稱。
每種作物有獨特遺傳組成,水稻、玉米、大豆、高麗菜、茄子、胡瓜都是不同的「種」。種內的植株透過雜交可以互相授粉結籽。不同種之間,相互不會受粉結籽;偶爾結出種子,也沒有生育能力,不會再生出下一代的種子。
有時候同一個「種」包含多種外觀殊異的作物,因此在「種」底下又分為幾個「群」。例如高麗菜、花椰菜、青花菜、芥藍菜、大頭菜外觀差別很大,然而都是同一「種」 ,學名都是Brassica oleraceae, 為了辨識起見,因此命名為不同的「群」。種內不同群之間可以互相授粉結籽,在採種時特別要留意,避免不同群之間發生花粉混雜。
- 209 生物品種的培育 @ 20生物學的應用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blog.xuite.net/ericbio/20/85363470DNA和骨骼
- DNA鑑定 揭開 事實真相(節錄)
科學發展 2004年5月,377期
古人的DNA在緻密骨裡(骨骼構造圖片)
無論活著或死亡的人,甚至過世久遠者,都有機會
從他們身上取得DNA。對於活著的人,其唾液、血液、
指屑、毛髮⋯⋯中有DNA;對於死亡的人,從死亡那刻
起,身上細胞已開始遭到細菌破壞,DNA分子也開始裂
解,但是只要肉身不壞,仍可萃取到DNA;萬一肉身已
壞,如木乃伊,就必須從緻密骨裡萃取DNA。
為何緻密骨裡有DNA呢?簡單來說,人體骨頭分為
海綿骨組織(spongy bone)與緻密骨組織(compact
bone)。海綿骨周圍有許多骨髓,在人活著的時候,這些
骨髓會造血,DNA也最多;但當生命結束時,這裡的細
胞會很快地被細菌侵蝕,DNA即遭破壞。緻密骨正好相
反,當骨母細胞長出來時,會立刻被鈣化,而且包埋在
緻密骨組織裡,只要沒有骨質疏鬆或流失現象,這些細
胞與裡面的DNA就一直被堅固地保護著。
總結來說,人在活著的時候,緻密骨裡的DNA數量
不如海綿骨多;但當生命結束時,除非將人體放在強酸
強鹼等惡劣環境下,否則藏在緻密骨裡的DNA不會完全
裂解。所以說,需要鑑定古人身分時,可從緻密骨裡萃
取DNA。
DNA鑑定應避開盲點
如此看來,以DNA鑑定古人身分確實比較複雜,倘
若要為活人做DNA鑑定就簡單許多,利用聚合酉每連鎖反
應原理放大多個短重複系列基因區之後,工作人員只需
從孩子的基因中排除母親的,就是父親的。雖說發生基
因突變的機率不大,但也不完全排除基因突變的可能
性。
如果孩子基因與父親基因比對後,出現一個或兩個
不完全相符的基因時又該如何呢?此時鑑定人員會再測
試多個不同基因區以增加鑑定的準確率,或計算基因的
突變機率後才做研判。然而有趣的是,萬一發生此現象
時,一般人大都偏向可能是基因突變的想法,但在辦案
人員眼中卻有另一個大膽推測,雖不排除基因突變的可
能性,但是,這件事是不是被指為父親者的兄弟所做的
呢?就母系方面來說,其中的道理也一樣,同一位母親
所生後代,其粒線體基因序列應該完全一樣,但也不排
除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只是發生機率也很低。
一般常用的DNA鑑定法
有兩種,最簡單的是「口腔
黏膜鑑定法」。由於正常人
的口腔細胞與其剛出生時完
全一樣,所以只要一根棉花
棒即可在口腔中取得DNA。
但這方法不適合有嚼檳榔習
慣的人,或已罹患口腔癌的
人,因為這些人的口腔細胞
有可能已經突變,必須改用
「血液鑑定法」。
但是血液鑑定法也有盲
點,此法對於接受過骨髓移
植的人無效,因為這些人的
血液已與捐贈者的血液相
同。此外,此法對於剛接受
過輸血的人在特定時間內亦
無效,因為白血球需要二個
星期,紅血球需要120天左
右才能完成代謝,所以在這
段時間內這些人不適合做血
液DNA鑑定。
- 看骨頭說故事(節錄)
科學發展 2013 年 9 月│ 489 期
http://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10209/10209-03.pdf
骨骼的科學研究
如上所述,骨頭可以提供的訊息很多, 可供研究的範圍很廣。基本上,從已存骨 骼標本或考古遺址中出土的任何一塊骨頭, 都需法醫或體質人類學家的鑑定,屬於無 名階段的骨頭,首需了解的就是其所屬部 位,甚而所屬物種。其次,依其部位與尺 寸大小,進一步判定可能的性別、年齡與 病理現象。最後,依骨骼的完整性及重要性 決定是否進行古代 DNA 或同位素分析,保 存狀況較差或可能受到汙染的骨骼不適合進 行古代 DNA 的研究。然而,因古代 DNA 或同位素分析都屬 於破壞性分析,都需把骨骼磨成粉,所以 分析前需仔細考慮,要分析的部位是否可 以提供其他形態學等重要訊息。
早期對骨骼的研究,一般偏重於形態 學的比較研究。例如,1980 年代以前的化 石研究,就以比較牙齒與骨骼形狀的不同, 決定其物種及該物種的原始或演化程度。 像以骨骼形態的差異,我們得以知道亞洲 出現的北京人或山頂洞人比歐洲出現的尼 安德塔人或克羅馬儂人早而原始。
晚近以來,因為科學技術的長足發展, 愈來愈重視遺傳學與同位素分析。以古代 DNA 的研究為例,最有名的應屬尼安德塔 人的研究。目前運用尼安德塔人的 DNA, 已知尼安德塔人的粒線體與現代人雖不盡 相同,但他們可能曾與現代人通婚;他們 可能已有與現代人相似的說話能力;他們 的黑色素基因可能已失去正常功能,因此 他們的外形就像歐洲人,而有著白皮膚與 紅頭髮。
在同位素分析方面,碳、氮、氧、鍶 等同位素都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故事。例 如,在不同環境下,人骨中的鍶同位素和 氧同位素會有所不同,鍶的比例會透過食 物反映,氧則經由水吸收。換言之,食用 不同的食物可以反映出不同的鍶同位素數 值,我們從環境中飲用的水則透過氧同位 素來反映。
其次,牙齒的琺瑯質可以透露一個人 兒童時期的生長地點,因為它在人的一生 中只會形成一次。而骨骼和象牙質可以顯 示個體最近的居住地,因為它們在人的一 生中不斷生長。以科潘(Copan)的 Yax K'uk Mo 為例,象牙質與骨骼中鍶同位素 的比例顯示,其生前最後住在科潘,但琺 瑯質中的鍶同位素比例卻顯示特奧蒂瓦坎 (Teorihuacan)不是他的家鄉,應是來自 馬雅中部的一個城市,如蒂卡爾(Tikal) 或卡拉肯(Calakm)。
古代 DNA 研究或同位素分析也可運用 在動物上。基於部分動物的移動性低,透 過各遺址出現的動物骨骼,利用古代 DNA 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各種動物可能的起源 及其遷移情形。同位素分析則可以了解這 個出土動物是否為人所飼養,進而了解人 類的飼養史,如最早的家畜飼養時間。
- 人類的起源?
科學人2008年第78期8月號(節錄)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230
一、追溯人類的DNA足跡
人類花費數萬年光陰才從非洲一路遷徙到南美洲最南端,如今DNA提供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圖像,讓我們一窺其中究竟。撰文/斯蒂克斯(Gary Stix)翻譯/王心瑩
重點提要
■科學家透過骨骼、考古證據和DNA,追蹤人類遷徙的路徑。然而要找到古代遺物總是很困難。
■藉由比較各地現代人的DNA,我們可以判定在一個地方土生土長的族群生活了多久時間。
■最新的研究可以檢視一個個樣本的全基因組,從而將人類行經全世界的路徑繪製出來。這些研究結果也可描述人類的基因如何適應各地的食物、氣候和疾病。
奧薩瑪賓拉登的同父異母兄弟擁有一家開發公司,去年宣佈要建造一座橋樑,橫跨連接紅海與印度洋的曼達布海峽。這個極富野心的計畫若成真,非洲的人們將可經由這座全世界最長的橋樑前往麥加朝聖,且從數十公尺的高空重現人類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遷徙旅程:約在5~6萬年前,一小群非洲人(幾百或甚至幾千人)搭乘小船穿越這個海峽,再也沒有回頭。
我們無法完全參透那群人離開東非家園的原因,也許是氣候發生變化,或者曾經不虞匱乏的貝類消失了。但有幾件事是相當確定的:最初離開非洲的移民所擁有的身體與行為特徵(腦容積很大、具有語言能力)完全就是現代人類的特徵。從亞洲大陸(今天的葉門)出土的營地遺跡看來,他們在數萬年間跨越各個大陸與陸橋,一路遷徙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
科學家費盡千辛萬苦,收集到許多化石骨骼和矛尖之類的工具,當然能對這段遷徙歷程有比較深入的認識,但古代遺物總是太少,無法為如此久遠的歷史提供完整的圖像。過去20年來,族群遺傳學家開始能夠填補考古人類學記錄上的這塊空白了,在他們眼中,現代人類早期一路遷徙,彷彿留下一路的「遺傳麵包屑」可供追蹤。
人與人之間的DNA幾乎完全相同,也就是說,所有人的基因組都包含30億個核酸,這些「字母」有多達99.9%是相同的,但混雜其中的另外0.1%則是關鍵的差異所在。若是比較東非人和美洲原住民在這部份的差異,便可得出人類血統的關鍵線索,以及從一個大陸遷徙到另一大陸的確切過程。到了最近幾年,在遺傳學家眼中,只由父傳子或母系遺傳的DNA已等同化石證據;最新的研究更使科學家調整關注焦點,現在他們不只看少數幾段單獨的DNA,而是放寬視野,研究散佈在整個基因組裡的幾十萬個核酸。
廣泛掃描DNA的結果,已經為人類在全球的遷徙過程提供了空前精確的路線圖,有些研究甚至是近幾個月才剛發表。這項研究能為「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背書,也顯示非洲是遺傳多樣性的儲藏庫,從而涓滴流出到全世界各個地方去。這棵遺傳親緣樹的根部是從非洲桑人開始,最後新生的分枝則是南美洲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島民。
人類遺傳歧異度的研究(可說是一種史學的全球定位系統)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有兩位醫師研究駐紮在希臘第撒隆尼基的士兵,發現一種特定血型的出現率會依國籍不同而有所差異。1950年代,卡瓦利–斯福札(Luigi Luca Cavalli-Sforza)正式開始研究各個族群的遺傳差異,方法是檢視各自的血型蛋白,而這些蛋白質之所以不同,是因為製造它們的基因並不相同。
接著在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肯恩(Rebecca Cann)和威爾森(Allan Wilson)發表了一篇開創性的論文,他們分析經由母系代代相承的粒線體(細胞裡製造能量的胞器)DNA後指出,人類所有族群都是20萬年前一位非洲女性的後代。媒體立刻以「粒線體夏娃」為頭條標題來報導這項發現(儘管以聖經人物為名,這個夏娃並不是第一個女性,只是她的血統一路傳承至今。)
一切都與夏娃有關
在粒線體當中,無益也無害的中性突變發生速度快、機率相對可預測,因此這胞器就像個「分子時鐘」,只要計算兩群人或兩個譜系之間突變數量的差異(就像時鐘滴答了幾下),研究者就可繪製遺傳樹圖,回溯出兩者共同的祖先,即「粒線體夏娃」或繁衍出新譜系的另一位女性。比較各地區不同譜系的繁衍時間長短,就可建構出人類遷徙的時間表了。
1987年之後,人類多樣性的資料庫益發擴充,又加入了只由父傳子的性染色體「Y染色體」,這種男性遺傳的DNA含有好幾千萬個核酸,比只有1萬6000個核酸的粒線體DNA多了很多,大大提升了研究人員區辨各族群的能力。仔細分析各族群的粒線體DNA和Y染色體DNA,可以得到幾百個遺傳標記(指DNA出現特殊突變的位置,可用來識別特定譜系)。
人類在幾萬年間由非洲遷徙至美洲,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描繪出當時的路徑,那就像是旅行者在彼此相接的高速公路上前進,只不過速度極其緩慢。我們可以借用「英文字母加數字」的道路標示方式來表示各個遺傳標記,以Y染色體來說,先由M168公路(等同遺傳標記)跨越曼達布海峽,沿著M89向北穿越阿拉伯半島,接著在M9右轉,經過美索不達米亞,一直走到中亞的興都庫什山北方區域,再於M45左轉,到了西伯利亞之後,右轉沿著M242一直向東走,最後跨越陸橋來到阿拉斯加,此時走M3,繼續前進至南美洲(見下方〈穿越時空追蹤Y染色體〉)。
粒線體DNA和Y染色體至今仍是很有用的分析工具,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韋特家族基金會集資4000萬美元,預計推動一項運作至2010年的研究,便有賴這些工具來完成。這個「基因地理計畫」獲得10個區域性學術機構的協助,要在全球各地收集10萬名當地居民的DNA。計畫主持人韋爾斯(Spencer Wells)說:「我們的重點是要研究人類遷徙過程的細節。」研究人員在一份近期發表的論文中指出,經過了10萬年,南非的郭依桑人一直與其他非洲人擁有不一樣的遺傳特性。另一項研究則發現,黎巴嫩人的一部份基因庫顯示,他們同時擁有基督教十字軍和阿拉伯半島穆斯林的血統。
有力的分析工具
沿著已發現的遷徙路徑,遺傳研究者採集了許多居民的DNA,然而這些資料看似確切,有時卻仍存疑問,因此跟譜系樹比起來,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寧願相信握在手上的化石,因為化石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來定年,DNA則看突變,而突變率會隨著不同段DNA而有變動。
但是考古人類學家深陷一個困境:化石遺物太稀少,而且常常不完整。舉例來說,透過粒線體和Y染色體的遺傳物質,可以看出人類最早由非洲遷徙到澳洲的過程(多虧有印度洋北部安達曼群島等居民),但路徑沿線的實體人工製品多半已消失無蹤。
因此,缺乏石頭與骨頭的解決方案是:更多的DNA,不管哪裡來的都好。為了支持遺傳證據的可信度,研究人員更著手探尋在人類身上搭便車的微生物,檢查它們的基因是否呈現類似的遷移模式;這些白吃白喝的傢伙包括細菌、病毒甚至蝨子。除了研究微生物,人類基因組計畫與其他廣泛檢視整個基因組的相關研究也發展出一系列有力工具,有助於彌補遺傳研究方法的不足之處。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人類學教授魏佛(Tim Weaver)說:「從很多個人與族群的基因組可看到如此多的差異,由這些差異來測試不同的假說,會得到比較顯著的統計結果。」
近十年來,研究人員同時比較了散佈在整個基因組30億個核酸之間、各式各樣的不同位置,結果得到戲劇化的發現。第一個針對全基因組的研究在將近10年前進行,重點是比較不同族群之間稱為「微衛星基因座」的短段重複DNA片段有何差異。最近的全基因組掃描又讓我們眼界更寬,今年2月,《科學》和《自然》各刊登一篇至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多樣性研究,兩個研究都測試過50萬個以上的「單核酸多型性」(SNP,DNA一個特定位置的核酸換成另一種核酸),材料來自「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群集」,這是取自全球51個族群約1000個人身上的細胞株,保存於法國巴黎的「人類多型性研究中心」。
兩個研究團隊以不同的方法分析大量資料,一方面直接比較各族群的SNP,另一方面也檢視各種「單倍型」(即DNA片段包含很多個SNP,經過多個世代一直完整遺傳下來)。論文刊登於《自然》的團隊更發展出一項探討人類差異度的新技術,他們於整個基因組選取一些長達100萬個核酸的DNA段落,比較不同人之間這些段落的重複或缺失情形(稱為複製數變異),很符合在基因組裡尋找更多遺傳變異標記的研究主流。這篇論文的領銜作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羅森柏格(Noah A. Rosenberg )說:「基因組的任何一段都有其歷史,但不見得能夠反映整個基因組的自古源流。」不過他又說,若能同時檢視許多區域,便可克服上述問題:「只要握有數千個標記,便有可能說出人類遷徙的完整故事。」
研究人員檢視數十萬個SNP之後,便能解答各個族群的來源與身份,即使播遷到遠方,也能看出族群間的親疏關係。舉例來說,南美洲原住民的血統可追溯至西伯利亞人及一些亞洲民族;中國以漢人為主要民族,但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的血統不同;貝都因人身上同時有來自歐洲、巴基斯坦和中東的血統。
這些發現與先前的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和生物學(包含前面提到的粒線體與Y染色體DNA部份)研究結果若合符節,也為「遠離非洲」假說提供更廣泛的統計基礎,可以支持一小群人由非洲向外遷移的說法。這群人在新家園繁衍壯大,直到這些「最早的祖先」分支出另一個子群,並再次出走;這樣的過程反覆發生,直到最後全世界都有人類居住。與此同時,這些徒步旅人壓縮了其他古代人類族群(包括尼安德塔人和直立人)的生活空間,也很少或幾乎沒有機會與這些族群混血。由新的DNA研究結果可看出,每回分支出一個較小的族群時,源自非洲族群的遺傳多樣性就少一點,一旦遷徙距離(與時間)離非洲越遠,多樣性益發減少,這也就可以當做追蹤族群移動的工具。例如美洲原住民是最後一群大規模跨洲遷徙的移民,與非洲人比起來,他們基因組內的多樣性只剩下一半。…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8期8月號】
■科學家透過骨骼、考古證據和DNA,追蹤人類遷徙的路徑。然而要找到古代遺物總是很困難。
■藉由比較各地現代人的DNA,我們可以判定在一個地方土生土長的族群生活了多久時間。
■最新的研究可以檢視一個個樣本的全基因組,從而將人類行經全世界的路徑繪製出來。這些研究結果也可描述人類的基因如何適應各地的食物、氣候和疾病。
奧薩瑪賓拉登的同父異母兄弟擁有一家開發公司,去年宣佈要建造一座橋樑,橫跨連接紅海與印度洋的曼達布海峽。這個極富野心的計畫若成真,非洲的人們將可經由這座全世界最長的橋樑前往麥加朝聖,且從數十公尺的高空重現人類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遷徙旅程:約在5~6萬年前,一小群非洲人(幾百或甚至幾千人)搭乘小船穿越這個海峽,再也沒有回頭。
我們無法完全參透那群人離開東非家園的原因,也許是氣候發生變化,或者曾經不虞匱乏的貝類消失了。但有幾件事是相當確定的:最初離開非洲的移民所擁有的身體與行為特徵(腦容積很大、具有語言能力)完全就是現代人類的特徵。從亞洲大陸(今天的葉門)出土的營地遺跡看來,他們在數萬年間跨越各個大陸與陸橋,一路遷徙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
科學家費盡千辛萬苦,收集到許多化石骨骼和矛尖之類的工具,當然能對這段遷徙歷程有比較深入的認識,但古代遺物總是太少,無法為如此久遠的歷史提供完整的圖像。過去20年來,族群遺傳學家開始能夠填補考古人類學記錄上的這塊空白了,在他們眼中,現代人類早期一路遷徙,彷彿留下一路的「遺傳麵包屑」可供追蹤。
人與人之間的DNA幾乎完全相同,也就是說,所有人的基因組都包含30億個核酸,這些「字母」有多達99.9%是相同的,但混雜其中的另外0.1%則是關鍵的差異所在。若是比較東非人和美洲原住民在這部份的差異,便可得出人類血統的關鍵線索,以及從一個大陸遷徙到另一大陸的確切過程。到了最近幾年,在遺傳學家眼中,只由父傳子或母系遺傳的DNA已等同化石證據;最新的研究更使科學家調整關注焦點,現在他們不只看少數幾段單獨的DNA,而是放寬視野,研究散佈在整個基因組裡的幾十萬個核酸。
廣泛掃描DNA的結果,已經為人類在全球的遷徙過程提供了空前精確的路線圖,有些研究甚至是近幾個月才剛發表。這項研究能為「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背書,也顯示非洲是遺傳多樣性的儲藏庫,從而涓滴流出到全世界各個地方去。這棵遺傳親緣樹的根部是從非洲桑人開始,最後新生的分枝則是南美洲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島民。
人類遺傳歧異度的研究(可說是一種史學的全球定位系統)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有兩位醫師研究駐紮在希臘第撒隆尼基的士兵,發現一種特定血型的出現率會依國籍不同而有所差異。1950年代,卡瓦利–斯福札(Luigi Luca Cavalli-Sforza)正式開始研究各個族群的遺傳差異,方法是檢視各自的血型蛋白,而這些蛋白質之所以不同,是因為製造它們的基因並不相同。
接著在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肯恩(Rebecca Cann)和威爾森(Allan Wilson)發表了一篇開創性的論文,他們分析經由母系代代相承的粒線體(細胞裡製造能量的胞器)DNA後指出,人類所有族群都是20萬年前一位非洲女性的後代。媒體立刻以「粒線體夏娃」為頭條標題來報導這項發現(儘管以聖經人物為名,這個夏娃並不是第一個女性,只是她的血統一路傳承至今。)
一切都與夏娃有關
在粒線體當中,無益也無害的中性突變發生速度快、機率相對可預測,因此這胞器就像個「分子時鐘」,只要計算兩群人或兩個譜系之間突變數量的差異(就像時鐘滴答了幾下),研究者就可繪製遺傳樹圖,回溯出兩者共同的祖先,即「粒線體夏娃」或繁衍出新譜系的另一位女性。比較各地區不同譜系的繁衍時間長短,就可建構出人類遷徙的時間表了。
1987年之後,人類多樣性的資料庫益發擴充,又加入了只由父傳子的性染色體「Y染色體」,這種男性遺傳的DNA含有好幾千萬個核酸,比只有1萬6000個核酸的粒線體DNA多了很多,大大提升了研究人員區辨各族群的能力。仔細分析各族群的粒線體DNA和Y染色體DNA,可以得到幾百個遺傳標記(指DNA出現特殊突變的位置,可用來識別特定譜系)。
人類在幾萬年間由非洲遷徙至美洲,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描繪出當時的路徑,那就像是旅行者在彼此相接的高速公路上前進,只不過速度極其緩慢。我們可以借用「英文字母加數字」的道路標示方式來表示各個遺傳標記,以Y染色體來說,先由M168公路(等同遺傳標記)跨越曼達布海峽,沿著M89向北穿越阿拉伯半島,接著在M9右轉,經過美索不達米亞,一直走到中亞的興都庫什山北方區域,再於M45左轉,到了西伯利亞之後,右轉沿著M242一直向東走,最後跨越陸橋來到阿拉斯加,此時走M3,繼續前進至南美洲(見下方〈穿越時空追蹤Y染色體〉)。
粒線體DNA和Y染色體至今仍是很有用的分析工具,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韋特家族基金會集資4000萬美元,預計推動一項運作至2010年的研究,便有賴這些工具來完成。這個「基因地理計畫」獲得10個區域性學術機構的協助,要在全球各地收集10萬名當地居民的DNA。計畫主持人韋爾斯(Spencer Wells)說:「我們的重點是要研究人類遷徙過程的細節。」研究人員在一份近期發表的論文中指出,經過了10萬年,南非的郭依桑人一直與其他非洲人擁有不一樣的遺傳特性。另一項研究則發現,黎巴嫩人的一部份基因庫顯示,他們同時擁有基督教十字軍和阿拉伯半島穆斯林的血統。
有力的分析工具
沿著已發現的遷徙路徑,遺傳研究者採集了許多居民的DNA,然而這些資料看似確切,有時卻仍存疑問,因此跟譜系樹比起來,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寧願相信握在手上的化石,因為化石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來定年,DNA則看突變,而突變率會隨著不同段DNA而有變動。
但是考古人類學家深陷一個困境:化石遺物太稀少,而且常常不完整。舉例來說,透過粒線體和Y染色體的遺傳物質,可以看出人類最早由非洲遷徙到澳洲的過程(多虧有印度洋北部安達曼群島等居民),但路徑沿線的實體人工製品多半已消失無蹤。
因此,缺乏石頭與骨頭的解決方案是:更多的DNA,不管哪裡來的都好。為了支持遺傳證據的可信度,研究人員更著手探尋在人類身上搭便車的微生物,檢查它們的基因是否呈現類似的遷移模式;這些白吃白喝的傢伙包括細菌、病毒甚至蝨子。除了研究微生物,人類基因組計畫與其他廣泛檢視整個基因組的相關研究也發展出一系列有力工具,有助於彌補遺傳研究方法的不足之處。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人類學教授魏佛(Tim Weaver)說:「從很多個人與族群的基因組可看到如此多的差異,由這些差異來測試不同的假說,會得到比較顯著的統計結果。」
近十年來,研究人員同時比較了散佈在整個基因組30億個核酸之間、各式各樣的不同位置,結果得到戲劇化的發現。第一個針對全基因組的研究在將近10年前進行,重點是比較不同族群之間稱為「微衛星基因座」的短段重複DNA片段有何差異。最近的全基因組掃描又讓我們眼界更寬,今年2月,《科學》和《自然》各刊登一篇至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多樣性研究,兩個研究都測試過50萬個以上的「單核酸多型性」(SNP,DNA一個特定位置的核酸換成另一種核酸),材料來自「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群集」,這是取自全球51個族群約1000個人身上的細胞株,保存於法國巴黎的「人類多型性研究中心」。
兩個研究團隊以不同的方法分析大量資料,一方面直接比較各族群的SNP,另一方面也檢視各種「單倍型」(即DNA片段包含很多個SNP,經過多個世代一直完整遺傳下來)。論文刊登於《自然》的團隊更發展出一項探討人類差異度的新技術,他們於整個基因組選取一些長達100萬個核酸的DNA段落,比較不同人之間這些段落的重複或缺失情形(稱為複製數變異),很符合在基因組裡尋找更多遺傳變異標記的研究主流。這篇論文的領銜作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羅森柏格(Noah A. Rosenberg )說:「基因組的任何一段都有其歷史,但不見得能夠反映整個基因組的自古源流。」不過他又說,若能同時檢視許多區域,便可克服上述問題:「只要握有數千個標記,便有可能說出人類遷徙的完整故事。」
研究人員檢視數十萬個SNP之後,便能解答各個族群的來源與身份,即使播遷到遠方,也能看出族群間的親疏關係。舉例來說,南美洲原住民的血統可追溯至西伯利亞人及一些亞洲民族;中國以漢人為主要民族,但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的血統不同;貝都因人身上同時有來自歐洲、巴基斯坦和中東的血統。
這些發現與先前的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和生物學(包含前面提到的粒線體與Y染色體DNA部份)研究結果若合符節,也為「遠離非洲」假說提供更廣泛的統計基礎,可以支持一小群人由非洲向外遷移的說法。這群人在新家園繁衍壯大,直到這些「最早的祖先」分支出另一個子群,並再次出走;這樣的過程反覆發生,直到最後全世界都有人類居住。與此同時,這些徒步旅人壓縮了其他古代人類族群(包括尼安德塔人和直立人)的生活空間,也很少或幾乎沒有機會與這些族群混血。由新的DNA研究結果可看出,每回分支出一個較小的族群時,源自非洲族群的遺傳多樣性就少一點,一旦遷徙距離(與時間)離非洲越遠,多樣性益發減少,這也就可以當做追蹤族群移動的工具。例如美洲原住民是最後一群大規模跨洲遷徙的移民,與非洲人比起來,他們基因組內的多樣性只剩下一半。…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8期8月號】
二、DNA已解開多少關於「我們是誰」的秘密?是什麼,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類?《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
- 出版日期:2015/02/04
2010年,瑞典遺傳生物學家帕波宣布完成尼安德塔人基因組定序,從此人類演化研究邁入新紀元。在《尼安德塔人》這本書中,帕波描述自己在25年漫長的研究中所進行的工作,並敘述為了找出人類和近親尼安德塔人之間遺傳差異,最終獲致的成功,以及期間所付出的極大努力。
帕波從1980年代研究埃及木乃伊開始,不斷試驗萃取絕種物種DNA的技術,排除古代DNA污染問題,建立可靠重建DNA準則,最終使用在重建人類演化史的聖杯上,定出共有三十億個核苷酸序列的尼安德塔人基因組。
由於演化人類學及古生物學家對於現代人類起源以及與尼安德塔人的關係,一向頗多爭議,帕波的研究透過基因組的分析,打破許多人對遺傳學真能對人類學有所貢獻的疑慮,解開人類演化之謎。更驚人的是,他發現尼安德塔人並沒有滅絕,所有現代人類體內都帶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尼安德塔人的後代。這個發現讓人不得不重新描繪人類演化的歷程。
這是一個關於深具遠見的科學家與科學研究本質的故事,對於「我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見解。這也是一本好看的實驗室文學,科學家在探索科學真相時理論上的思辨,不斷檢驗實驗成果並尋求出路時的波折連連,實驗室成員的互動以及與科學競爭團隊的競合,將科學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極為生動地記錄下來。
來源: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15/02/DNA/index.html?loc=006_001#D帕波從1980年代研究埃及木乃伊開始,不斷試驗萃取絕種物種DNA的技術,排除古代DNA污染問題,建立可靠重建DNA準則,最終使用在重建人類演化史的聖杯上,定出共有三十億個核苷酸序列的尼安德塔人基因組。
由於演化人類學及古生物學家對於現代人類起源以及與尼安德塔人的關係,一向頗多爭議,帕波的研究透過基因組的分析,打破許多人對遺傳學真能對人類學有所貢獻的疑慮,解開人類演化之謎。更驚人的是,他發現尼安德塔人並沒有滅絕,所有現代人類體內都帶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尼安德塔人的後代。這個發現讓人不得不重新描繪人類演化的歷程。
這是一個關於深具遠見的科學家與科學研究本質的故事,對於「我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見解。這也是一本好看的實驗室文學,科學家在探索科學真相時理論上的思辨,不斷檢驗實驗成果並尋求出路時的波折連連,實驗室成員的互動以及與科學競爭團隊的競合,將科學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極為生動地記錄下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