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陸續傳出突然掉落的枯樹枝、折斷的行道樹壓壞民眾車輛的意外,面對飛來橫禍,日本、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都建立一套「危險樹木評估與修剪」制度,預防樹幹中空、枝條腐朽造成公共危險,國內還停留在出事才通報處理階段。
陳淵泉說,若枝葉凋萎、樹葉枯黃,表示樹的水分供應有問題,負責輸送水分與養分的維管束可能遭破壞,通常破壞的元凶是腐朽菌和褐根病菌。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表示,很多倒樹、斷枝壓壞車輛、傷及行人的事故,都被視為天災,其實不然,只是管理樹木者有沒有事前察覺樹的病灶,預先處理防範。
陳鴻楷舉例,像木材的腐朽菌雖然造成木質部腐朽、樹幹中空,但不見得完全破壞維管束,不會造成樹木立即或明顯的枯萎,造成公共危險的危機也因此被忽視,直到一陣強風或大雨成為「最後一根稻草」,樹木才折枝、倒伏。
以日本為例,愈來愈多法院的判決,把行道樹毀壞人車的責任歸咎樹木管理者,國內也應有此危機意識,及早因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