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可用於演化的笑話

祖先不同


課室裡女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老爹、老娘的祖先是亞當和夏娃。」一位小男生舉手發言:「跟我爸爸說的不一樣。」女老師:「他怎麼說?」小男生:「我爸爸說我們的祖先是猴子。」

女老師:「那是你們家的事,跟我們無關…。」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乾燥劑可以吃嗎? http://www.pcc.vghtpe.gov.tw/narcotic.asp

http://www.pcc.vghtpe.gov.tw/info-6.asp\ 乾燥劑可以吃嗎? 第六期 冬日午後的陽光顯得特別的慵懶,曉蘭哄著一歲半的倫倫睡午覺,一邊哼著兒歌,一邊打盹兒;忙了一個早上總算可以歇會兒......「倫倫今天好像特別乖,一點兒也不吵人...」 陷入半夢半醒間的曉蘭突然發現倫倫不在床上「咦,到哪兒去了呢?」,正在慌亂時,瞥見床下的倫倫手上拿著一包糖,嘴巴在動著,「還好!」曉蘭心想一包糖可以換來片刻的寧靜,也蠻好的!翻個身正想繼續睡「真是的,吃得滿嘴都是....咦,他在吃什麼?」念頭一轉,翻下床衝到倫倫身邊,赫然發現半透明的小顆粒,散落了一地,倫倫的口中也正嚼著。 搶過倫倫手上的小包一瞧,上頭爬滿了英文字,雜亂中幾個大字印入眼簾「silica gel」,這是什麼?曉蘭雖不了解上頭的英文字義,但可以確定的是倫倫誤食了餅乾袋內的乾燥劑;「哇!」顧不得哇哇大哭的倫倫,曉蘭忙著挖出他口中還未吞下的乾燥劑;因為不舒服,一直哭鬧不休的倫倫使曉蘭心疼不已,一時也慌了手腳,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處理;突然,曉蘭腦中飄來一個印象,上回參加同學會美慧談起她小孩誤吃了婆婆的高血壓藥,打電話到榮總毒藥物諮詢中心去詢問,幸好諮詢師幫她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想著想著翻開電話簿,立刻在前幾頁就發現了台北榮總毒藥物諮詢中心的電話:02-871-7121,心想「先撥過去問問看吧!」 毒物中心諮詢師聽了曉蘭的描述,問清楚倫倫誤食了大約三分之一包的乾燥劑,目前神智清楚,嘴巴沒有紅腫的現象,除了因曉蘭拼命挖倫倫的嘴造成倫倫噁心想吐之外,並無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在確定倫倫吞食 SILICA GEL 的乾燥劑,建議她並不需要作特殊處理,在家觀察即可。 「真的很謝謝你!」曉蘭落下了心中的大石頭。「但是否還有別種的乾燥劑,吃了會有問題的嗎? 」曉蘭還是發出了疑問。 使用在食品上常見的乾燥劑有那幾種? 我們都知道,在適當的溫度(0~40。C,尤其是20。C 以上)、適當的濕度(10~15%左右)下,食物中的細菌、黴菌便會以驚人的速度繁殖,使食物腐壞。 因此如何保鮮、防止腐敗,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乾燥劑的使用,就是為了要避免因多餘的水分,而引起食物的腐敗。 目前在食品上較常用的乾燥劑是矽膠(Silica gel)及氧化鈣 (Calcium oxide, CaO),在此我們順便也介紹另一項常見的乾燥劑--氯化鈣 (Calcium Chloride, CaCl2)。 (1) 矽膠 Silica gel 最常見的乾燥劑;呈半透明顆粒狀,是由矽酸鹽加酸或銨鹽沉澱後,並在高溫下活化之後所形成的顆粒性物質。由於這些顆粒本身具有多孔的構造,所以吸附面積很大,就可以吸附許多物質。因為 Silica gel 有這種特性,因此就被用來當吸附劑或乾燥劑。在矽膠的包裝袋內有時候會發現到少數不同顏色的顆粒,藍色或粉紅色的,這是氯化亞鈷或是浸泡過氯化亞鈷的矽膠;因為氯化亞鈷在無水的時候呈藍色,吸水之後變為粉紅色;所以就利用它來做指示劑,可以從顏色的變化上看出吸水的程度。可以把吸了水的矽膠拿去烤乾,你會發現顏色會由粉紅色轉變為的寶藍色,這些矽膠就可以再使用了。 矽膠的外觀是半透明的顆粒,與食品擺在一起,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特製的冰糖,或是附帶的調味料;不是被小朋友誤食,就是當成調味料吃下。幸好,吃下之後它不會被腸胃道吸收,也就不致造成毒性,最後會隨糞便排出體外。但是如果病人有其他症狀發生,仍需送醫作詳細的檢查,以排除其他物質中毒或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2) 氧化鈣 CaO 又稱為生石灰,是白色或灰白色的塊狀物,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一般用來作食品、衣物或照相機的乾燥劑;它吸水後會變成粉末狀的氫氧化鈣,也就是熟石灰,所以只要變成粉末狀,就無法再吸收水分了。它吸水的能力比矽膠來得大,但毒性也較大。 如果不小心吃到此類乾燥劑時,會造腐蝕性灼傷,一則因為氧化鈣遇水會 形成氫氧化鈣,並放熱而使口腔有灼熱感或灼傷;一則因為氫氧化鈣本身是鹼性的,所以會造成嘴唇、舌頭、口腔黏膜、食道的腐蝕性灼傷;若接觸到眼睛,可能會造成結膜甚至角膜細胞的變形,而導致眼睛的傷害。 誤食的處理方法:不要催吐 ,應立刻用適量牛奶或水來稀釋,成人的用量為 120~240c.c.,小孩的量為每公斤體重不可超過 10c.c., 且總量須少於240c.c.,以降低嘔吐的機會;並注意維持病人呼吸道的通暢。酸鹼中和是絕對禁止的,為什麼?記不記得,化學實驗中的酸鹼中和反應,會釋出很大的熱量?這些熱量會使脆弱的食道及胃黏膜細胞受到灼傷。而不要催吐的原因,則是為了避免吐出的東西,造成食道二度的腐蝕傷害;再者是擔心被吐出來的東西,不小心嗆到了,會造成呼吸道的傷害,甚至窒息。 若是眼睛接觸到,要以清水、冷開水或是生理食鹽水,由內往外(也就是由 鼻側往耳朵的方向)沖洗至少15分鐘以上,然後儘速送醫;若是皮膚沾到生石灰,也儘快用大量清水將沾到的部位沖洗乾淨,如有症狀,再行送醫治療。 你知道嗎? 以下介少紹另外一種常見的盒裝乾燥劑: 氯化鈣 (Calcium Chloride) 氯化鈣 ,化學式CaCl2,是一種白色會潮解的晶體,有粒狀、塊狀或薄片狀;吸溼性強,但吸水後呈液體狀,所以不適用於食品,而較常使用在抽屜、鞋櫃、衣櫥等較大範圍除溼用;它吸水後就變成帶有結晶水的氯化鈣,水溶性大,是弱鹼性溶液。市售之盒裝除溼劑內,有時還會加一些含有香料的彩色小顆粒。 氯化鈣屬於刺激性物質,會造成黏膜或皮膚的紅、腫、熱、痛以及發炎現象,比較不會造成細胞死亡及組織破壞。誤食大量時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其傷害性不像生石灰那樣嚴重。 誤食的處理方法與處理氧化鈣的相似,是清水或牛奶作稀釋,不應催吐或中和。若皮膚沾到氯化鈣時,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如有症狀,再行送醫。 抗氧化劑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抗氧化劑,也經常使用在食品上,很容易與乾燥劑混淆。顧名思義的,抗氧化劑的使用是為了防止食物因氧化作用而變質、腐敗。 它的成分以鐵粉為主;外觀深咖啡色或黑色,呈細粒或細粉狀;它常被誤以為是 胡椒粉,而攙在肉乾上,或加在麵裡煮。主要是產生刺激性作用,中毒症狀輕微,誤食後不需催吐,如無明顯的腸胃道症狀,就不用就醫。 毒藥物諮詢中心 X 檔案 *中毒個案知多少? 至去年為止,本中心共接獲513個乾燥劑中毒的個案,以吃到矽膠佔多數,約有六成;而以生石灰所造成的傷害最嚴重,產生口腔黏膜的刺激、紅腫,腸胃道的灼傷。在所有的個案中,則以年齡在6歲以下的小朋友誤食到的比率最高,有六成之多。倫倫的故事,正是這些小朋友會發生誤食的典型例子。 趕快對對看上一期有關河豚毒素的答案! 烹調可以破壞河魨毒素嗎? 1.用炒的就可以破壞 2.用醃的絕對可以破壞 3.不能被破壞。 答案:『3』。 它是一種小分子的神經毒素,非蛋白質類,所以對熱很穩定,無法經烹調而遭破壞。 河魨毒素只存在河魨嗎? 1.當然啦!要不然怎麼稱為河魨毒素 2.當然不是 3.河魨有毒,海豚也有毒。 答案:『2』。 它還存在於澳洲的藍帶章魚、波多黎各的某一種青蛙、日本的某幾種海星、台灣及日本的螺類(如織紋螺)、蠑螈、及台灣的蝦虎魚中。 河魨毒素是與生俱來的嗎? 1.對,生來就有 2.錯,是經由食物鏈來的 3.只有母河魨才有毒。 答案:『2』。 曾有實驗將剛出生的河魨飼養在單獨的環境中(此時仍具有毒性),一段時間之後再試驗,發現其毒性已經消失,所以科學家們相信,河魨毒素乃是經由食物鏈慢慢蓄積在河魨體內的。 所有的河魨都有毒嗎? 1.對 2.只有少數幾種無毒 3.大部分都無毒。 答案:『2』。 台灣常見的二十幾種河豚中,有三種是無毒的,其中產量最多的黑鯖河魨及黃鰭河魨,每年約有五千公噸的魚獲,為漁民帶來不小的財富。 河魨只有在產卵的季節才有毒嗎? 1.錯,一年四季都有毒 2.只有春、秋季才有毒 3.冬天才有毒。 答案:『1』。 河魨一年四季都有毒,但在產卵季節(春天),由於卵中含相當高量的毒素,所以中毒的頻率較其他季節來得高。 河魨的毒素只存在內臟嗎? 1.對,只有內臟有毒,所以可以安心吃魚肉 2.只存在內臟和魚卵 3.有些種類連魚肉都有毒。 答案:『3』。 不同的河魨其毒素存在的位置不一樣,不過大多數河魨的卵巢、精巢、肝臟、皮膚都有毒,甚至肌肉都有毒,如栗色河魨和豹紋河魨。 誤食有毒河魨後,多久會出現症狀? 1.一天之後 2. 12小時之後 3. 3小時之內。 答案:『3』。 河魨毒素在吃下去的5-15分鐘內就由腸胃道吸收,症狀最快在食入後15分鐘就可能發生,但也可能延遲至3小時才出現。 誤食到河魨毒素一定會死嗎? 1.只要儘快送醫處理得當,就不會有問題 2.無法醫治,只能等死 3.上次吃過沒中毒,再吃就不會有任何症狀。 答案:『1』。 由於此毒素最嚴重的後果是呼吸的衰竭,所以只要病人能及早送達醫院,裝上呼吸器,若在二十四小時內能控制住病情,那麼病人大都可以完全康復。 河魨外表都像『芒刺在背』嗎? 1.錯,有的沒有刺 2.對,凡是河魨都有刺 3.有毒的才有刺。 答案:『1』。 有幾種河魨體表光滑無刺,所以別被刻板印象所影響,錯認河魨為美味海魚。 除了吃之外,河魨還有什麼功用? 1.毫無利用價值 2.可以做成裝飾品 3.連吃都不行。 答案:『2』。無毒的河魨可以用來做一種大家都喜愛的零嘴--香魚片,但也曾發生因辨識錯誤,誤將有毒河魨做成香魚片,造成民眾的中毒事件。另外若您到過澎湖,您會看到滿街小販都在賣的一種紀念品--以河魨做成的燈籠!這種燈籠造型小巧別緻,相當可愛,不過小心別被它的硬鰭給刺傷了! 你答對幾題? 10題: 可能嗎?IQ200! 9題: 非常聰明!給自己一點獎勵,大笑三聲! 8題: 嗯!有聰明的滋味!維x x -P!! 6題以下的: 你須要站起來到冰箱倒杯飲料給自己喝,再回來重看一遍阿鳳的午餐~!!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吃飽後倒立,食物不會倒流的例子

大東倒栽蔥掛樹上 自比烤乳豬
「大東」汪東城在戲裡擺脫偶像包袱,為了劇情需要整個人被倒吊在樹上,以倒栽蔥的方式呈現,他笑稱帥氣形象全失,還如同一隻待烤的「乳豬」等著被宰割。
汪東城在八大「終極一班3」被金寶三(張皓明飾)設計的陷阱抓住,他需要腦充血倒栽蔥演出,看似簡單,卻讓他吃盡苦頭。汪東城笑說:「其實這場戲是在午餐後拍,當天我吃得超飽,很怕一吊上去,食物整個倒流吐出來。」
該動作從頭到腳只有用繩子綁住一隻腳,然後要以頭下腳上的姿勢被拉吊起來,雖然有大型軟墊保安全,但仍讓他心情忐忑不安,擔心重重摔落。當他為了要承受自己的體重,施壓在其中一隻腳時,被拉扯的當下讓他忍不住哇哇大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30/today-show14.htm?Slots=Show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網--水生植物

http://study.nmmba.gov.tw/Modules/Knowledge/KnowledgeShow.aspx?ItemID=92&TabID=37

水生植物hydrophyte
水生植物hydrophyte 生命多樣性 水生植物泛指生長於水中的植物、以及生長於極潮濕的土壤中的植物。水生植物包括水生藻類、水生蕨類和水生種子植物等。為了適應水生環境,水生植物在構造上演變出適應的機制,例如:機械和支持組織及維管組織的退化、根部退化或完全消失、葉特化出利於飄浮的構造或成細裂狀、角質層較薄或無角質層。水生植物依其適應方式不同,可分為:〈一〉濕生植物:生長在溪流兩岸或溼地淺水區的植物,例如:水筆仔、海茄冬。〈二〉挺水植物:生長於水深約一公尺的植物,其根系固著土中,莖葉部分伸出水面,例如:水毛花、香蒲。〈三〉浮游水生植物:體積微小、懸浮水中的植物,例如:小球藻。〈四〉沉水植物:假根或根著生於泥土中,植株完全沉浸於水中的植物,例如:台灣水韭、眼子菜。〈五〉浮葉植物:葉片飄浮在水面,地下莖或根系固著在泥土中的植物,例如:睡蓮、台灣萍蓬草。〈六〉漂浮植物:葉片漂浮於水面,其根系垂懸於水中,而不固著於泥土裡的植物,例如:浮萍、布袋蓮、槐葉蘋、滿江紅。

擁有透明腦袋的深海魚

管眼魚小檔案
學名:大鰭後肛魚(Macropinna microstoma)
特色:頭部前端透明,管狀的眼睛可在頭內轉動,偵測掠食者及獵物

555.jpg

花泉曲

生物也可以這麼清新浪漫!!!

植物世界大不同

植物世界大不同
詞:簡星東&怡伶 曲:簡星東
植物世界大不同 許多名詞一定要搞懂
細胞壁加上葉綠體 在進行光合作用
維管束有沒有 決定植物分兩種
綠藻類才是植物演化的老祖宗

蘚苔植物防止水流失 可別學姊姊妹妹去角質
長不大的地錢土馬騌 細胞質擴散作用靜靜流動

蕨類植物從小捲起頭 害羞把莖埋在土裡頭
又高又大的筆筒樹 其實孢子囊堆躲背後

植物世界大不同 唱到這裡你記住沒有
伸出手 抬起頭 一起拍打著節奏

植物世界大不同 唱到這裡你記住沒有
微微笑 放輕鬆 看看我們的地球

裸子被子產生種子 種子植物到處都是
精細胞乘著花粉管 在胚珠裡頭進行生命繁殖

裸子植物種子長翅膀 雌雄毬果鱗片長身上
寒冷地區縮成針葉狀 松柏杉紅檜蘇鐵一個樣

被子植物開花又結果 子葉數目扳扳手指頭
花草樹木 蔬菜水果 我們的老朋友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水生植物-科博館

http://web2.nmns.edu.tw/botany/most/most6_02.php


 
 
分類
  水生植物因為適應環境的不同,乃產生了不同的形態,有些植物體是完全沉浸在水中的,甚至有植物體是大部分挺出水面的;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葉片會隨著植物的生長生理或環境條件的變化,而出現完全差異的形態。關於水生植物的類別,一般而言是根據該植物的葉或個體於水面的相對位置,而區分成三大類:
漂浮植物
 此類植物的根系已經完全退化,或根系不固著於基質上的;即使根系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土壤,也無法鑽伸入土壤的深層中。植物體呈浮「遊」於水面上的狀態,或是懸浮在水域的上層,且因水流或風力而四處漂移。如常見的大萍、布袋蓮、浮萍,以及稀有的品萍等。
挺水植物
 此類植物的根系深入水下的土壤中,可將植物體固著於一定點,植物的地上部則部分至大部分都是高高的挺出於水面之上。不過,當環境條件不再是淹水狀態時,只要生活條件還可以被允許,這類植物也可以在濕地裏,甚至只是潮濕的土壤中長期地生存著。如蓮、大安水簑衣、筊白等。
沉水植物
 此類植物的根系深入水下的土壤中,可以將植物體固著於一定點;植物體的地上部一旦離開水域則往往會快速失水、凋萎,甚至死亡。這一類的植物,又根據植物體或完全沉入於水中、或只有葉片是浮於水面上的,而再區分成沉水植物與浮葉植物兩個類別。
沉水植物-此類植物體的體表多不具角質層,水分可由植物體表面直接進出,如臺灣水韭、水蘊草等。
浮葉植物-此類植物體於水上的部分仍會有角質層,可以防止水分快速蒸散,如臺灣萍蓬草、睡蓮、菱等。

適應環境
  由於水中環境的常期演化與淘汰,水生植物的各類器官已與陸生植物有著極大的差異,尤其是水生植物的根、莖,甚至葉柄等,往往會具有較陸生植物更為發達的氣室,或是葉片變得特別薄而略呈透明狀,以利於水生植物對於二氧化炭、氧氣等的儲存與輸送,進而有利於植物體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進行。就那些完全沉水的水生植物而言,組織更完全不木質化,使得植物體能夠全體柔軟而不致為水流所折斷。
  此外,一些挺水植物與浮葉植物在形態上也會因為地上部所接觸環境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通常水下葉的組織比較薄且柔軟,而水上葉則是厚且挺直。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直擊蚱蜢蛻變 留下「完美複製品」

直擊蚱蜢蛻變 留下「完美複製品」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一隻鮮綠色的蚱蜢順利從它的「老皮」脫身,有如留下一個「完美的複製品」;「蛻變」可不簡單,一連串細微的動作,共花了40分鐘完成。41歲的攝影師Adhi Prayoga在印尼龍目島馬塔蘭(Mataram)自家後院,拍攝到這難得一見的景象。
★ 聲明:圖片由CFP視覺中國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圖片

(圖/翻攝每日郵報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活化教學 生物科

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_生物─臺北市立萬華國中生物科王美玲老師
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_生物科─臺中市光榮國中鍾昌宏老師

 
 

活化教學,學生的學習才有意義-林莞如老師

不管九年國教或是十二年國教,都需要活化教學,學生的學習才有意義。彰化線西國中林莞如老師認為,唯有活化教學,學生才能有效的學習。她特別分享她與眾不同的生物教學法,讓學生愛上生物。
  活化教學,在林莞如老師的眼中,不只是知識背誦,而是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她強調,更重要的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素養。林莞如老師說,過去過考試領導教學,為了升學反覆就課程進行練習,但是活化教學包括情意,像是科學素養、科學態度等,例如判斷、証據與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
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素養該要如何培養?林莞如老師以26年教學經驗說,需要多元教學法。她表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教學法,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另外,社群合作也很重要。林莞如老師舉例說明,像是擅長繪畫的同學,可以進行生物圖表的繪製,適合閱讀的同學,可以解決問題或理解科學,還有擅於製作模型的同學,她認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能力,強化學生特質,可以養成學生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能力,而不只是記憶,她說,記憶的東西,考完試就忘了。
  要養成學生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能力,林莞如老師說,要帶孩子走出教室。她以生態單元、鳥類單元為例說明,一定會著孩子到八卦山參加「鷹揚八卦」。她首先設計簡的單元,從認識鳥類特徵、遷徒、棲息條件等,再融合地科生物,讓學生討論、融會貫通,再搭配彰化野鳥協會「鷹揚八卦」,學生透過賞鳥,了解生態、棲地,同時了解八卦山麓的保護,學生才能對生態具有完整概念,進而喜愛存在本地的環璄。
  走出教室外,林莞如老師也提醒,不要忘了生物是生命科學,因此,學生也要透過真實的模型教具或物體認識生物,她認為,生物是活潑的課程,要看到物體,不能有活體,但是至少要有影片或是照片、模型等,「空口說白話」或是單靠「白紙黑字」,她表示,生物要看到東西,也要動手做,透過實際模型。
  以今天「循環系統」課程為例,林莞如老師首先從貼近學生生活的消化系統開始,像是吃過的動物內臟,豬心、雞心、雞胗等內臟嗎,接著請同學談談聽過的消化系統的疾病?她希望透從生活中熟悉的觀念帶進循環系統的課程,也過學生回答中,交換觀念、釐清概念。
生物要如何學習才能容易上手?林莞如老師還是認為,科學探究的能力十分重要。她指出,國內很多實驗課本是「食譜式」的實驗,從第一步開始到第二步,第三步,再是結果,她認認,那種教學方法沒有意義。猜測是人的天性,實驗課程,林莞如老師給學生未知的溶液,試管中的溶液,可能是葡萄糖或澱粉液或白水,她要求學生以課本上教法進行測試,再求出結果,這樣學生上起實驗課程比較有趣,也能培養孩子科學探究的能力。
  談起生物課程,林莞如老師總好像有談不完的教學方法。她說,多元的教學方法來自於一個生物社群。林莞如老師告訴我,「好是更好的敵人」,因此,教學要更卓越、更精進需要夥伴。她參與一個非體制內跨校網路社群「生物趴辣客」。每個參與「生物趴辣客」的成員聚會不是聽演講,而是帶著教具分享生物教學上的好點子。
  林莞如老師說,透過社群,把不得不做、而且無趣的教學工作成為有趣的工作,
也讓生物教學變得有趣。她強調,過去師生關係冷漠,接觸社群後,轉變教學方式,師生關係變好,上課也更開心。
  在線西國中,生物課的師生關係真的變好了嗎?國三陳芳儀同學說,老師不會教講義上的東西,而是準備教具上課,因此,老師上的每個單元都很清楚。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呼吸」單元,林莞如老師以紙盒做教具,示範呼吸時肺的擴張情形,讓她對呼吸的觀念更清楚。
  國二陳幸蕙則對林莞如老師帶大家在校園中探訪印象深刻。她說,林莞如老師在台上透過遊戲或是繪圖的生動上課方式,讓她在「遺傳」單元部分記憶猶新。
對生物而言,要活化就要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她表示,生物如果關在教室上,一定很無聊;她建議走進大自然,或將大自然的影音圖像帶進教室,讓學生喜歡大自然,尊重生命,這樣學生才會尊重生物的多樣性,林莞如老師強調,這種科學素養,遠比念一大堆科學術語還要重要。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NewsVideo/list.aspx?Node=1125

十二年國教專區--愛學網

http://stv.moe.edu.tw/?p=228763&channel=1


http://www.chhs.tp.edu.tw/knowledge/know_fodview.asp?id={A88A6DE5-B4B2-478A-846F-3FF752C2F0DB}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6946/post/65959/366851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打開硬殼不見貝肉 海星躲裡面驚奇

東森新聞2013.01.23
        最近天氣冷,大家吃火鍋料理,少不了會買一些扇貝,不過有網友把扇貝買回家,卻出現這樣的奇特畫面,打開硬殼,裏頭的貝肉居然不見了,而是一隻海星躲在裡面,讓網友當場傻眼,還把照片拍下來PO網,網友說,看起來海星已經把貝類吃掉了,真的有可能嗎?
        這是網友從超市剛買回來的扇貝,但打開來才發現,怎麼有隻海星躲在裡面,而裏頭的貝肉,看起來已經被貪吃的海星給吃光光,讓網友無奈的說,老闆,能不能幫我換顆新的啊。
        網友的自po照片就連經常處理海鮮料理的餐廳員工都說罕見,但接下來即將為您揭密:一隻大海星先是用牠的腳用力扒開蛤蠣的兩片硬殼,接著從嘴巴裡伸出牠的消化器官鑽進去,將貝類給團團包住,慢慢蠶食鯨吞,直到完全消化,海星屬於棘皮動物,表面上看起來雖然低等,其實是個恐怖殺手,大部分屬於肉食性,常常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貝類給吃掉,不過這海星也是有剋星的,最大天敵就是牠----海星蝦,這一大群海星蝦扒在海星上面,讓牠毫無招架能力。只能宣告陣亡,被海星蝦一口一口吃掉,你吃我,我吃你,海底世界的一物剋一物,就是這麼回事。http://tw.news.yahoo.com/%E6%89%93%E9%96%8B%E7%A1%AC%E6%AE%BC%E4%B8%8D%E8%A6%8B%E8%B2%9D%E8%82%89-%E6%B5%B7%E6%98%9F%E8%BA%B2%E8%A3%A1%E9%9D%A2%E9%A9%9A%E5%A5%87-020759584.html
相關圖片
(圖/ 翻攝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