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科學人雜誌-冥王星為何不再是行星?

link

冥王星(Pluto)正式從行星中除名,背後的科學根據是什麼?

大多數人從小就習以為常,所謂的行星是指:繞著恆星運轉、藉由反射恆星的光而發亮,而且體積大於小行星的天體。這樣的定義雖然不甚精確,但卻把當時所知的 天體做了清楚的分類。然而到了1990年代,天文學家一連串傑出的發現,使這樣的定義越來越站不住腳: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有好幾百個冰球佔據了一個甜甜 圈狀的區域,稱為庫伯帶(Kuiper belt),其中有些冰球的體積相當大;此外,許多其他恆星周圍也發現了行星,而且有許多行星的軌道跟太陽系行星的軌道完全不像;天文學家另外還發現了棕 矮星,這種星體的特性處於行星與恆星分類的模糊地帶;甚至在黑暗的星際空間裡,也有類似行星的天體獨自漂流著。

這些發現使天文學家爭論起行星的明確定義,並且促使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天文學主要的專業組織)在2006年8月針對這問題做出結論。他們賦予行星定 義:環繞恆星運行、質量足以使天體本身收縮成球狀,而且很重要的是,「足以清空軌道周圍,使該範圍內沒有其他大小相當的天體」。這定義最引人爭論的是,它 把冥王星(Pluto)從行星的行列中剔除了。有些天文學家表示拒絕採用這樣的定義,並且發起反對的連署聲明。

這並非在玩文字遊戲,而是為了讓行星定義更科學。行星的新定義反映出,我們已經更了解太陽系與其他恆星系統的結構。這些系統是藉由吸積作用,使許多小顆粒 聚集成較大的天體,這些較大的天體會彼此吸引而形成更大的天體,就這樣一直逐漸累積,最後產生數量不多、但質量較重的天體──行星;以及數量很多的小型天 體──小行星與彗星,它們是行星形成過程所遺留的碎片。簡單說來,行星並不是隨意分類出來的,而是有客觀根據的一種天體類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