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屬軟骨魚類,軟骨魚類在分類學上被歸類在軟骨魚綱的板鰓亞綱,鯊魚、鰩及魟都屬於板鰓亞綱。除了板鰓亞綱以外,軟骨魚綱還有全頭亞綱,而銀鮫類是全頭亞綱的主要魚種。
全頭亞綱 全頭亞綱的種類其實不多,只有31種,主要棲息在接近海底的地方。牠們保留許多原始的特徵,沒有胃,牙齒呈板狀,而且和顎骨緊密結合, 牙齒和老鼠或兔子的極為相似, 因此這類魚又稱「Rat fishes」或「Rabbit fishes」, 中文則稱作「銀鮫」。牠們口呈圓孔狀,上顎和顱骨癒合,因而稱作「全頭類」,主要以頭足類、小魚,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板鰓亞綱
包括鯊、鰩及魟3大類,後兩類是十分獨特的一群,牠們的身體極度縱扁,縱扁的頭部與胸鰭共同形成寬大的體盤。牠們在水中行進時的動作就如同空中飛翔的風箏一般,極其優雅。目前全球已發現而且命名的鰩及魟大約有550∼600種。
鯊魚的體型真的可以用「環肥燕瘦」來形容。在分類學上,把牠歸納為8個目,有體型縱扁似魟的琵琶鮫類(琵琶鮫目);吻延長如鋸的鋸鮫類(鋸鮫目);鰓裂6∼7對的六鰓鮫類(六鰓鮫目);具眼瞼的白眼鮫類(白眼鮫目);體形紡垂狀的鯖鮫類(鯖鮫目);鼻瓣通常比較延長的鬚鮫類(鬚鮫目);兩背鰭前方各具一枚硬棘,但是無臀鰭的棘鮫類(棘鮫目);兩背鰭前端各具一枚硬棘,而且具臀鰭的異齒鮫類(異齒鮫目)。
根據估計, 全球鯊魚種類目前已經發現且命名的應該超過500種。而前述8大類的鯊魚,分布在臺灣附近海域的將近百種。集十八般武藝在一身就鯊魚的分布情形來看,牠們雖然未能完全主宰整個水生環境,像是鯊魚通常不出現在淡水域,而在高緯度地區,鯊魚出現的種類也不多,但牠們有一套獨特的適應環境本能,因此得以在大洋中綿延不絕。
鯊魚骨架完全由軟骨構成,皮膚被覆盾鱗,頭兩側具有5∼7對的鰓裂。牠們擁有絕佳的嗅覺,這由牠們嗅葉占了大腦容量的2/3來看,不難理解。狗的嗅覺雖然讓人望塵莫及,其實鯊魚的嗅覺能力是遠超過狗的。有人這樣子比喻,如果人的嗅覺能力要和狗一般,人的鼻子必須和他的臉一樣大,而如果要更進一步和鯊魚一般,他的全身都必須是鼻子才辦得到。
鯊魚也擁有極佳的視力,許多人認為鯊魚的視力不佳,甚至可能無法辨別顏色。其實根據研究,鯊魚眼是可以分辨顏色的,只是牠看到的顏色種類可能比較少。也就是說,牠可能是某種程度的色盲,但色盲並不表示視力不佳。根據鯊魚視網膜組織的切片,桿狀細胞非常發達,也就是說牠對於明暗的感覺非常強烈。
鯊魚有高度特化的口裂和牙齒,鍊條狀排列隨時可替換的牙齒是大家所熟悉的。牠們甚至擁有獨特的第六感─電覺,可以透過吻端附近的羅輪氏壺腹偵測周邊生物所發出極其微弱的電場。
鯊魚缺乏多數硬骨魚類所特有的泳鰾,導致身體的比重大於海水。牠的尾鰭上下葉不對稱,通常上葉比下葉長。雖然這樣的構造對於牠們在游泳前進的速度上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但在尾鰭與胸鰭以及體內富含油脂的肝臟配合之下,恰能補足缺乏泳鰾所帶來的不便。
繁殖
鯊魚的繁殖模式依產出卵或胎仔而分為卵生及胎生兩類。在胎生者中,如果胎仔在母體子宮中是透過臍帶吸取母體養分,就稱牠們是「胎盤型胎生」。如果胎仔與母體間並沒有臍帶直接相連,胎仔成長所需的養分是靠著卵黃囊或其他管道獲得的,則稱為「非胎盤型胎生」或「熟卵生」。
在這3種生殖模式中, 每胎產下仔代的數量都很有限,其至有些胎生種類的鯊魚,並不是每年都能生產。胎盤型胎生者一胎產仔最多可以超過百尾,像鋸鋒齒鮫的最高產仔紀錄是135尾,但是比較少的,卻不到10尾。在非胎盤型胎生種類中,最多產的是鯨鯊,每胎有產仔300尾以上的潛力,最少者每胎僅產下2尾,像是出現在臺灣東部海域的3種長尾鯊類。卵生者通常每次只能產下數個卵。
就繁殖數量來說,不論是哪一種生殖模式,鯊魚都遠不及其他的硬骨魚類。很顯然地,鯊魚所採取的繁殖策略是產下體型較大而數量較少的仔代。這是一種重質不重量的策略,以較高的存活率來取勝。
來源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14476&ctNode=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