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教學,學生的學習才有意義-林莞如老師
不管九年國教或是十二年國教,都需要活化教學,學生的學習才有意義。彰化線西國中林莞如老師認為,唯有活化教學,學生才能有效的學習。她特別分享她與眾不同的生物教學法,讓學生愛上生物。
活化教學,在林莞如老師的眼中,不只是知識背誦,而是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她強調,更重要的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素養。林莞如老師說,過去過考試領導教學,為了升學反覆就課程進行練習,但是活化教學包括情意,像是科學素養、科學態度等,例如判斷、証據與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
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素養該要如何培養?林莞如老師以26年教學經驗說,需要多元教學法。她表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教學法,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另外,社群合作也很重要。林莞如老師舉例說明,像是擅長繪畫的同學,可以進行生物圖表的繪製,適合閱讀的同學,可以解決問題或理解科學,還有擅於製作模型的同學,她認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能力,強化學生特質,可以養成學生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能力,而不只是記憶,她說,記憶的東西,考完試就忘了。要養成學生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能力,林莞如老師說,要帶孩子走出教室。她以生態單元、鳥類單元為例說明,一定會著孩子到八卦山參加「鷹揚八卦」。她首先設計簡的單元,從認識鳥類特徵、遷徒、棲息條件等,再融合地科生物,讓學生討論、融會貫通,再搭配彰化野鳥協會「鷹揚八卦」,學生透過賞鳥,了解生態、棲地,同時了解八卦山麓的保護,學生才能對生態具有完整概念,進而喜愛存在本地的環璄。
走出教室外,林莞如老師也提醒,不要忘了生物是生命科學,因此,學生也要透過真實的模型教具或物體認識生物,她認為,生物是活潑的課程,要看到物體,不能有活體,但是至少要有影片或是照片、模型等,「空口說白話」或是單靠「白紙黑字」,她表示,生物要看到東西,也要動手做,透過實際模型。
以今天「循環系統」課程為例,林莞如老師首先從貼近學生生活的消化系統開始,像是吃過的動物內臟,豬心、雞心、雞胗等內臟嗎,接著請同學談談聽過的消化系統的疾病?她希望透從生活中熟悉的觀念帶進循環系統的課程,也過學生回答中,交換觀念、釐清概念。
生物要如何學習才能容易上手?林莞如老師還是認為,科學探究的能力十分重要。她指出,國內很多實驗課本是「食譜式」的實驗,從第一步開始到第二步,第三步,再是結果,她認認,那種教學方法沒有意義。猜測是人的天性,實驗課程,林莞如老師給學生未知的溶液,試管中的溶液,可能是葡萄糖或澱粉液或白水,她要求學生以課本上教法進行測試,再求出結果,這樣學生上起實驗課程比較有趣,也能培養孩子科學探究的能力。
談起生物課程,林莞如老師總好像有談不完的教學方法。她說,多元的教學方法來自於一個生物社群。林莞如老師告訴我,「好是更好的敵人」,因此,教學要更卓越、更精進需要夥伴。她參與一個非體制內跨校網路社群「生物趴辣客」。每個參與「生物趴辣客」的成員聚會不是聽演講,而是帶著教具分享生物教學上的好點子。
林莞如老師說,透過社群,把不得不做、而且無趣的教學工作成為有趣的工作,
也讓生物教學變得有趣。她強調,過去師生關係冷漠,接觸社群後,轉變教學方式,師生關係變好,上課也更開心。
在線西國中,生物課的師生關係真的變好了嗎?國三陳芳儀同學說,老師不會教講義上的東西,而是準備教具上課,因此,老師上的每個單元都很清楚。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呼吸」單元,林莞如老師以紙盒做教具,示範呼吸時肺的擴張情形,讓她對呼吸的觀念更清楚。
國二陳幸蕙則對林莞如老師帶大家在校園中探訪印象深刻。她說,林莞如老師在台上透過遊戲或是繪圖的生動上課方式,讓她在「遺傳」單元部分記憶猶新。
對生物而言,要活化就要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她表示,生物如果關在教室上,一定很無聊;她建議走進大自然,或將大自然的影音圖像帶進教室,讓學生喜歡大自然,尊重生命,這樣學生才會尊重生物的多樣性,林莞如老師強調,這種科學素養,遠比念一大堆科學術語還要重要。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NewsVideo/list.aspx?Node=1125十二年國教專區--愛學網
http://stv.moe.edu.tw/?p=228763&channel=1http://www.chhs.tp.edu.tw/knowledge/know_fodview.asp?id={A88A6DE5-B4B2-478A-846F-3FF752C2F0DB}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6946/post/65959/366851